委國袋鼠式護理法 照顧早產兒

南美洲委內瑞拉面 臨重大的經濟危機,連醫療資源也嚴重缺乏。當地最大的婦幼醫院因為保溫箱不足,無法照顧所有的早產兒,只好鼓勵媽媽用長條型的揹巾,像袋鼠一樣把小寶寶綁在胸前,用母親的體溫和肌膚接觸、來穩定早產兒的狀況。


早產的小baby 安心的躺在母親胸前,新手媽媽眼裡滿是關愛之情。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最大的婦幼醫院, 3年前展開這項袋鼠媽媽計畫,利用綁巾纏繞在母親胸前,做成袋鼠育兒袋的形狀托住小baby,讓小baby緊貼母親肌膚,當他們再聽到那種熟悉的心跳聲,有如回到母親子宮般,將有助早產兒的成長。

袋鼠媽媽計畫主持人黛雅姿說:「這個概念是把baby放進綁巾。如果沒有綁巾,就用可以支撐的東西替代。這會製造親子的連結,小baby有如回到媽媽子宮的環境。」

這套專門用來照顧早產兒的袋鼠式護理法,早在1983年就由哥倫比亞醫學界率先採用,醫界發現,每天持續幾個小時這麼做,也可大大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而委內瑞拉因為深陷經濟危機,醫療資源嚴重短缺,不僅保溫箱不足,醫護人員也大量出走,才會加以大力推廣。計畫主持人表示,這家醫院每個月一千個新生兒中,有一成五是早產兒,3年來已經有880個早產兒因此受惠

有早產兒媽媽表示:「這是個令人滿足的體驗,當我們把他放進袋鼠綁巾時,他表現得相當好。」

早產兒爸爸則說:「我起初有點害怕,因為她那麼瘦小,我擔心會傷害到她。不過她很快習慣了,而且狀況改善了。」

這位早產兒爸爸說,小baby透過這套護理法,變得更愛進食,體重增加得很快,在醫療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委內瑞拉為人父母者只能自立自強了。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