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暖化警告 2030全球均溫上升1.5度
邱偉淳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颶風麥克正朝美國佛州前進,居民嚴陣以待,面對氣候變遷,地球持續暖化,聯合國8號發布特別報告,呼籲各國迅速採取行動,否則最快在2030年,全球均溫上升將超過攝氏1.5度的危險大關,人類將面臨更極端的天氣、陸地被淹沒和生態浩劫等;這比三年前巴黎氣候協定攝氏2度更嚴苛,聯合國預計今年底的氣候變遷大會將重新審查門檻。
古巴沿海地區出現風浪,首都哈瓦那也開始下雨,大西洋颶風麥克挾帶強風暴雨,已開始影響中美洲的天氣,來勢洶洶朝著美國東南部佛羅里達州前進。
一群人挖土作沙包,佛州居民忙著防災準備。颶風麥克預計10號登陸,沿途威力還會增強;部分地區將出現100毫米以上,甚至超過300毫米的強降雨,恐淹水和土石流災情;颶風未來路徑還可能東轉,讓上個月才遭到颶風佛羅倫斯肆虐的南北卡羅萊納州,再度受到重創。
未來的極端氣候恐怕加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8號發布特別報告,警告最快在2030年,全球均溫將比工業化前高出攝氏1.5度;這是向各國政府的最後通牒,採取行動刻不容緩。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主席李恢成指出,「氣候變遷已經影響全球民眾生態系統和人民生計,再者,把暖化溫度限制在攝氏1.5度以下並非不可能,但需要社會各方面進行前所未有的轉型。」
為什麼比巴黎氣候協定的兩度門檻更嚴苛?科學家警告,即便升溫1.5度,不只極端氣候更頻繁,北極冰川將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島國和低窪地區,引爆跨國安置收容等政治問題;0.5度的些微差距,攸關好幾億人的生死存亡。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也指出,「(限制在1.5度)將減輕4.2億人因為氣候變遷受苦受難,全球已經有地區非常敏感,一些小的島國、地中海地區、薩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
暖化也將造成珊瑚減少七成以上,引發生態浩劫;其他物種也會瀕臨滅絕,比如在熱帶潮濕地區的咖啡和可可。
報告指出,全球二氧化碳的淨排放量,必須在2030年下降45%,且在2050年左右達到"零排放",才可能達成1.5度的目標;為了推動能源轉型,預估全球每年需要投入2.4兆美元。這份報告,將在12月波蘭登場的氣候變遷大會COP24,成為談判依據。
古巴沿海地區出現風浪,首都哈瓦那也開始下雨,大西洋颶風麥克挾帶強風暴雨,已開始影響中美洲的天氣,來勢洶洶朝著美國東南部佛羅里達州前進。
一群人挖土作沙包,佛州居民忙著防災準備。颶風麥克預計10號登陸,沿途威力還會增強;部分地區將出現100毫米以上,甚至超過300毫米的強降雨,恐淹水和土石流災情;颶風未來路徑還可能東轉,讓上個月才遭到颶風佛羅倫斯肆虐的南北卡羅萊納州,再度受到重創。
未來的極端氣候恐怕加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8號發布特別報告,警告最快在2030年,全球均溫將比工業化前高出攝氏1.5度;這是向各國政府的最後通牒,採取行動刻不容緩。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主席李恢成指出,「氣候變遷已經影響全球民眾生態系統和人民生計,再者,把暖化溫度限制在攝氏1.5度以下並非不可能,但需要社會各方面進行前所未有的轉型。」
為什麼比巴黎氣候協定的兩度門檻更嚴苛?科學家警告,即便升溫1.5度,不只極端氣候更頻繁,北極冰川將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島國和低窪地區,引爆跨國安置收容等政治問題;0.5度的些微差距,攸關好幾億人的生死存亡。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也指出,「(限制在1.5度)將減輕4.2億人因為氣候變遷受苦受難,全球已經有地區非常敏感,一些小的島國、地中海地區、薩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
暖化也將造成珊瑚減少七成以上,引發生態浩劫;其他物種也會瀕臨滅絕,比如在熱帶潮濕地區的咖啡和可可。
報告指出,全球二氧化碳的淨排放量,必須在2030年下降45%,且在2050年左右達到"零排放",才可能達成1.5度的目標;為了推動能源轉型,預估全球每年需要投入2.4兆美元。這份報告,將在12月波蘭登場的氣候變遷大會COP24,成為談判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