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物價 經部宣布10月電價「凍漲」
黃立偉 張梓嘉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10月電價拍板,電價審議委員會決議,「凍漲」維持不變!經濟部表示,考量物價因素,下半年電價、維持每度電2.6253元。強調未能反映燃料成本,造成台電虧損部份,會啟動電價平穩基金彌補。另外考量用電結構改變,研議夏季用電,將從5月開始計費,最快明年實施。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每度電)2.6253元,就是維持第一次上半年所做出的決議。」
第二次電價審議委員會,歷時兩個小時,最後做出決議,10月電價不漲了。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強調,電價凍漲是考量物價因素,至於未能反映國際燃料成本,造成台電的虧損,則以電價平穩基金彌補。
曾文生指出,「以它(台電)一年的總營收是6000億來估計的話,調整是從10月1號開始,剩下1/4年、調整1%是15億,那3%最多就是45億。」
台電提報電價檢討資料中強調國際油價飆漲,上半年已虧損240億,希望能調漲8.21%,但根據電價公式漲幅最多3%,如今凍漲,恐怕虧損繼續擴大。而對台電重申,並非選舉考量,還是有學者認為有關聯。
前中經院董事長梁啟源表示,「電價是應該根據電價公式來反映3%的調整對物價的影響,包括直接跟間接的影響,是低於0.1%啦。」
經濟部強調,電價凍漲,由電價審議委員會決議。不過,學者認為,電價審議委員組成,政府官員有9名,工商團體3名,加起來12位,全部支持凍漲,另外5名則是學者,有3名表態,認為電價應該漲3%,其他兩名未出席。電價漲不漲,等於全由政府來主導。
電價審議委員陳家榮認為,「(燃料成本)最好是要反映啦,電價不調用電量要降低,大概是很難啦!」
學者質疑電價審議委員會客觀公正性,不過,也反映未來電價漲跌衝擊,全由政府承擔。另外,經濟部認為,隨著氣溫飆高,近年五月用電量不斷創新高,用電結構改變下,研議將夏季用電計費,從原本6月,提前為五月,預計明年三月開會討論,最快明年四月開始實施。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每度電)2.6253元,就是維持第一次上半年所做出的決議。」
第二次電價審議委員會,歷時兩個小時,最後做出決議,10月電價不漲了。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強調,電價凍漲是考量物價因素,至於未能反映國際燃料成本,造成台電的虧損,則以電價平穩基金彌補。
曾文生指出,「以它(台電)一年的總營收是6000億來估計的話,調整是從10月1號開始,剩下1/4年、調整1%是15億,那3%最多就是45億。」
台電提報電價檢討資料中強調國際油價飆漲,上半年已虧損240億,希望能調漲8.21%,但根據電價公式漲幅最多3%,如今凍漲,恐怕虧損繼續擴大。而對台電重申,並非選舉考量,還是有學者認為有關聯。
前中經院董事長梁啟源表示,「電價是應該根據電價公式來反映3%的調整對物價的影響,包括直接跟間接的影響,是低於0.1%啦。」
經濟部強調,電價凍漲,由電價審議委員會決議。不過,學者認為,電價審議委員組成,政府官員有9名,工商團體3名,加起來12位,全部支持凍漲,另外5名則是學者,有3名表態,認為電價應該漲3%,其他兩名未出席。電價漲不漲,等於全由政府來主導。
電價審議委員陳家榮認為,「(燃料成本)最好是要反映啦,電價不調用電量要降低,大概是很難啦!」
學者質疑電價審議委員會客觀公正性,不過,也反映未來電價漲跌衝擊,全由政府承擔。另外,經濟部認為,隨著氣溫飆高,近年五月用電量不斷創新高,用電結構改變下,研議將夏季用電計費,從原本6月,提前為五月,預計明年三月開會討論,最快明年四月開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