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清理計畫啟航 五年盼除垃環帶半數垃圾

由海洋潔淨基金會規劃的太平洋清理計畫八日正式啟航運作,海洋吸塵器預計在五年時間內清除太平洋垃圾環帶一半的垃圾量。

經過五年的規劃、測試和準備,非營利組織海洋潔淨基金會的「太平洋清理計畫」終於在八日於美國舊金山啟航,開始運作清理太平洋環流帶的垃圾。該原理為,利用船隊拖弋長達1公里多的管線,形成U型狀,攔截漂浮於海面上的塑膠垃圾清理系統,類似「海洋吸塵器」。

海洋潔淨基金會創辦人兼執行長史萊特表示,「主要任務就是證明此法可行,希望未來幾個月第一批塑膠垃圾就可以回抵港灣,意即我們有相應科技解決問題。我們還可擴增船隊到60艘,預期每五年就可以清除太平洋垃圾環流帶一半的垃圾。」

太平洋垃圾環流帶廣達16億平方公里,包含1兆8000億個塑膠殘留製品,集體垃圾重量高達八萬公噸。這麼多的塑膠垃圾自1950年代塑膠製品問世後就開始累積,一直到1970年代才有專家針對太平洋垃圾環帶進行研究統計。根據彭博社引述聯合國全球貿易分析報告,塑膠製品產量已經從每年180萬公噸,暴增到2015年的2億9000萬公噸左右,遠遠超過人類能有效回收處理的數量,且塑膠製品未來需求只會增多,回收再利用的比例將更難維持。

海洋垃圾已威脅到海洋物種的繁殖和生存,若以傳統船隻拖網清理海洋垃圾,花上七萬九千年才能將五大海洋之一的太平洋垃圾清理完畢,屆時海洋生物早已經歷浩劫。也因此,海洋清理計畫在2015年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世界最佳發明之一,史萊特也獲得聯合最高階的環保勳章肯定。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