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小熟悉的街景在怪手破壞下夷為平地,讓一群就讀建築系的青年決定回到家鄉。他們發起「溪湖中街再生計畫」,從田野調查開始,帶營隊、辦活動,也實際整修老建築,一步步重拾溪湖的歷史記憶。
溪湖中街再生計畫負責人蔡鈞曄說:「溪湖的小孩對自己的家鄉很沒有認同感,一來是覺得可能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跟大家說,可是其實沒有是因為它中間有出現一個很大的斷層。」
溪湖中街再生計畫負責人蔡鈞曄說:「溪湖的小孩對自己的家鄉很沒有認同感,一來是覺得可能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跟大家說,可是其實沒有是因為它中間有出現一個很大的斷層。」

日治時期楊維新醫生開立的維新醫院,至今保存完整。團隊和屋主協商後,將空間承租下來進行修繕,之後也將短期進駐。
蔡鈞曄說:「我們想嘗試的實驗是,我們去協助屋主讓他的房子發揮價值。這當然短時間是很難扭轉的一種想法,或是一種房地產市場運作的機制,但是我們相信還是有這種可能性。」
讓更多可能性在溪湖發生,大概就是「溪湖中街再生計畫」團隊,為這個純樸小鎮帶來的改變。未來,相信還有更多這片土地的發展與活絡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