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調查:國發基金投資 逾4成虧損

1535954147p.jpg
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調查資料顯示,去年國發基金投資46家公私合營事業中有19家虧損,等於投資標的超過四成虧損。有學者質疑,其所投資的事業有不少公司已連續虧損多年,卻沒設停損點反而繼續投入,等同將納稅人的錢丟到水裡,和弊案沒兩樣。國發會則回應,所有投資都是政策性考量,雖有虧損,但整體來說仍有盈餘,去年獲利134億。

國發基金成立主要目的是為扶植國內產業發展,不過近來虧損多,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調查發現,去年國發基金投資46家公私合營事業裡就有19家虧損。

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則回應,「看看我們政策任務達到了沒有,才能決定(虧損)是不是要出場。從大概五年前的60幾億,一直到去年,我們成長到134億。」

國發會澄清,雖然投資有虧損,但也有獲利。不過,國發基金投資企業中,不少生技產業已連續虧損多年,包括藥華醫藥、國光生技等六家公司,已連續5年虧損;另外,投資的新創產業,例如電動機車大廠Gogoro,也連續2年虧損。投資46家企業,有超過4成以上呈現虧損狀態,有學者質疑,國發基金投資沒設停損點,等於掏空納稅人的錢。

文化經濟系教授柏雲昌認為,「(懷疑)投資的對象都是他們的親朋好友,根本就是爛怎麼會賺錢?台灣國發基金的錢全部來自於國家,來自於國家的話就是來自於老百姓,最重要的目的還是要幫助台灣的企業成長。」

國發會說明,投資公司具退場機制,只是部分生技公司投資研發需要時間較長,長遠來說,政府應該給予支持。但學者認為,國發基金應該師法新加坡國發基金,直接投資有潛力的新創事業,不要繞彎轉投資,才能避免弊案發生。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