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調查:日本用街友、移工清理福島核汙
徐家仁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日本311大地震與海嘯,引發福島第一核電廠,輻射災變已經過了將近7年半的時間。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調查,參與清除工作的幾萬人,包括街友和外籍勞工,都暴露在輻射線的風險,要求日本政府注意人權問題。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3人特別小組,在16號的報告中表示,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等相關機構的統計,福島災變後到2016年為止的5年間,參與核一廠輻射汙染清除作業的,將近77000人。
有消息指出,工作人員包含無家可歸者,在不了解暴露在輻射線下的風險下,就投入工作,令人憂心。
特別小組的報告還指出,這些外籍勞工和無家可歸的街友,基於經濟的理由接受這種危險的勞動條件,是否經過適當的訓練、有沒有足夠的防護裝備,都是令人關切的問題。
特別小組去年(2017)開始就要求日本政府說明,但沒有獲得足以釐清疑慮的結果,小組希望能進行現地調查以資確認。
報告也說,大包商一手向日本政府承包清除輻射汙染工程,另一手又把工程分包給許多中小型包商,因此造成勞動條件的惡化、形同剝削勞工。對此,日本政府表示無法接受特別小組的說法。
日本政府則回應,特別小組無視於日本政府的真誠回應,只採信片面訊息就提出報告,官方表示遺憾並提出抗議。
除了核電廠現場工作人員的人權議題,包括福島災變後避難者有家歸不得,乃至於媒體報導受到政府約束等等,都讓日本成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批評的目標。
報告也說,大包商一手向日本政府承包清除輻射汙染工程,另一手又把工程分包給許多中小型包商,因此造成勞動條件的惡化、形同剝削勞工。對此,日本政府表示無法接受特別小組的說法。
日本政府則回應,特別小組無視於日本政府的真誠回應,只採信片面訊息就提出報告,官方表示遺憾並提出抗議。
除了核電廠現場工作人員的人權議題,包括福島災變後避難者有家歸不得,乃至於媒體報導受到政府約束等等,都讓日本成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批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