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教召出國者近三年達6萬人
李曉儒 邱福財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不少役男退伍後收到教召令時,為規避教召期,常以出國事由向國防部請假,也有人因事由造假吃上官司。監察委員調查報告發現,近三年因事出國規避教召者達6萬多人,被移送法辦者近三年也有1,642人。憂心國人憂患意識低落,影響後備軍力能量。
役男退伍後仍然會收到教召令,不過卻有不少人利用出國請假名義規避教召,根據監察院調查,2015到2017年光以因事出國名義向國防部請假的人就高達61,463人,佔全部教召核免的七成七,躲避教召被移送法辦者近三年也達到1,642人。
役男退伍後仍然會收到教召令,不過卻有不少人利用出國請假名義規避教召,根據監察院調查,2015到2017年光以因事出國名義向國防部請假的人就高達61,463人,佔全部教召核免的七成七,躲避教召被移送法辦者近三年也達到1,642人。
監察委員林雅鋒憂心國人規避教召,將會影響後備軍力,「我們已經認為基礎戰力堪憂,那後備如果還是這些人來,而且他們在八年內只召訓兩次,現在兩岸幾乎是不能說沒有的時候,我們的後備戰力夠或不夠,我們是堪憂的。」
根據兵役法規定,免除教召的項目包括患病行動不便、家中重大事故以及因事赴國外者等等,其中因事赴國外者申請免教案件最多。國防部統計,近三年後備召訓人數每年約13萬人,2015年到2017年有遞減趨勢,核免人數在2015和2016兩年都破2萬,而退役後8年內召回4次的規定,國防部也已調整為2次。
軍事專家宋玉寧表示,「退伍之後,大家有大家的工作,會覺得說花這樣的時間去接受訓練,可能也不是作為主戰兵力,他會覺得是在浪費時間。所以如果我們真的希望提升後備部隊的戰力,是不是要考慮把教召的時間延長。」
監察委員表示,83年後出生的役男只受軍事訓練4個月,若再規避教召,後備軍力能量下滑,情況令人憂慮,國防部則發布新聞稿,為改善躲避教召情形,105年起將出國核免者列入次年優先召集對象,到106年降到2.1萬人,已有減少情形。
根據兵役法規定,免除教召的項目包括患病行動不便、家中重大事故以及因事赴國外者等等,其中因事赴國外者申請免教案件最多。國防部統計,近三年後備召訓人數每年約13萬人,2015年到2017年有遞減趨勢,核免人數在2015和2016兩年都破2萬,而退役後8年內召回4次的規定,國防部也已調整為2次。
軍事專家宋玉寧表示,「退伍之後,大家有大家的工作,會覺得說花這樣的時間去接受訓練,可能也不是作為主戰兵力,他會覺得是在浪費時間。所以如果我們真的希望提升後備部隊的戰力,是不是要考慮把教召的時間延長。」
監察委員表示,83年後出生的役男只受軍事訓練4個月,若再規避教召,後備軍力能量下滑,情況令人憂慮,國防部則發布新聞稿,為改善躲避教召情形,105年起將出國核免者列入次年優先召集對象,到106年降到2.1萬人,已有減少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