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捷運直達車抵達台北車站,國外自由行旅客,推著大行李,準備展開在台灣的旅行,機場捷運今年上半年每日平均運量6萬1千人,比去年成長超過8%,搭乘的國外旅客比例較多,很多台灣旅客還是覺得票價太貴。遊客說,機場單程160元,來回三百多元,好貴。
旅客表示,「如果要做這樣的快捷線,它必須一定要獨立的一個交通系統,所以好像是一個很難避免的價格。」
機場捷運因肩負機場快線和地方捷運雙重任務,票價在當初公布時就一直有爭議,桃園市政府表示,因為今年上半年盈餘,超過兩億,因此計畫推出兩階段降價,各站調降票價十元,長期更規劃票價要和北捷整合。
桃園市長鄭文燦回應,「到現在為止,大概盈餘是2億元,所以我們決定全線降價10塊錢,並且在8月完成測試,10月1號降價正式上路。」
被詢問是否為了選舉 ? 鄭文燦否認,表示這是回覆民意期待,但學者提醒,大眾捷運本來就很難以票箱收入來賺錢,桃捷公司目前也是把土地開發收益入帳、才有超過兩億的盈餘,降價得要更周延的考量。
以台北捷運為例,去年,稅前盈餘18.06億元,票箱收入的本業虧損 2.36億元,全靠業外盈餘20.42億元來支持。
淡江大學副教授羅孝賢指出,「票箱的收入,我們沒有辦法來支持整個營運。今天要降價必須要去評估它的政策效果,否則的話,在未來就是錢坑。」
學者認為,機場捷運要兼顧機場快線與地方通勤,不如區分「通勤族」與「機場快線」旅客,讓本地通勤族享有更大的折扣,增加搭乘意願,繼續衝高運量,避免齊頭式降價,反而讓票箱收入更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