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太陽能板不敵鹽害 5年鏽蝕

黃怡菁 郭俊麟 / 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澎湖五年前在多處公共建設裝置太陽能板發電,但只使用了五年,馬公機場、馬公第一漁港,太陽能板支架已經出現鏽蝕,承包商友達光電將太陽能板整組拆除。

兼具遮陽功能的棚架,只剩支架,太陽能板全都不見蹤影,遊艇碼頭上的太陽能板造型建設,更像是光禿禿的樹幹和樹枝。澎湖四面環海、東北季風盛行,疑似不敵鹽份侵蝕,今年四月起,馬公第一漁港和馬公機場光電工程蓋設的太陽能板,陸續被拆除、重新上漆、除鏽。

澎湖2013年在縣內推動低碳島計畫,多處公共建設裝置太陽能板發電,只用了五年,就出現鏽蝕、毀損,縣府表示,主要是支架、螺絲等金屬被侵蝕,太陽能面板只有在支架交界處局部生鏽,但基於安全還是全數汰換。他廠的太陽能板業者指出,面板出廠前會做「鹽霧測試」,可能測試不夠精準,導致太陽能板不敵鹽害。

經濟部能源局看好澎湖陽光充足、風力強勁,適合發展再生能源,補助3.6億元,但20年的低碳計畫,執行5年就有面板遭全數汰換,引起外界質疑成效,而縣府表示,防鏽漆料的厚度、成分會再調整,目前還在保固期內,汰換費用由廠商自行吸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