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會建議 2025年後仍要保留核電廠

黃怡菁 邱福財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商會今天發表「2018台灣白皮書」,憂心台灣缺電問題,建議台灣在能源轉型期間和未來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實施後,政府仍要制定緊急應變計畫,例如保留特定的核電廠。不過環團認為,能源風險由國人承擔,美國商會不該以商業利益角度,質疑台灣的能源轉型過快。

再生能源預計2025年將達到20%的發電占比,太陽能板、風力發電等建設, 正積極拓展當中,雖然美國商會在「2018台灣白皮書」中贊同我國再生能源發展,但認為過快轉型、採用大量再生能源,將大幅提升能源成本壓力,要求台灣政府提供價格穩定而且有競爭力的電力,台北市美國商會會長章錦華說,「我們和過去一樣秉持一貫立場,必須看到台灣政府有詳細的能源規劃路徑,提供持續充足穩定的電力,對商會而言是很重要的。」

白皮書也建議,能源轉型期間和未來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實施後,台灣政府還是要制定緊急應變計畫,例如保留特定的核電廠。不過環團指出,核四廠反應爐供應商奇異公司,就是美國商會的會員,質疑美國商會以商業利益角度看待台灣能源轉型,將罔顧國人的健康與安全風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表示,「核電風險、燃煤發電空氣汙染風險,請問是誰來幫我們承擔?是美國商會來幫我們承擔嗎?他在這邊如果只做生意,他只要賺錢,可是這些環境代價跟風險都是台灣人在承擔的話,我其實不太知道美國商會憑什麼來跟大家說,台灣能源轉型不要推得太快速。」

經濟部能源局則回應,十年內電價累計上漲幅度,預計每度電頂多再漲0.5塊錢,台灣電價已經是世界數一數二便宜,相信到了2025年還是會比鄰近的東亞國家有競爭力,對產業的影響不大,至於核一、二、三廠,年限到就會除役,核四已經封存,不會保留,對未來的電力穩定供應有信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