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歷史珍貴桃園水道 地方盼打造園區

1938年興建、有80年歷史的桃園水道,是桃園市現存罕見的日治時期水道,因保留完整,文化局已經列冊追蹤;有市議員則建議,打造成自來水歷史園區。

透過空拍畫面,從上方俯視、地面上兩個大大橢圓水池,美得像兩塊大翡翠。這個興建於1938年、有80年歷史的桃園水道,是日治時期供應桃園地區民生用水的重要水路,根據地籍資料顯示,桃園水道在1976年買賣,產權轉為私人所有。

桃園文史工作者 藍博瀚說明:「日治時代的桃園地區其實只有三座水道設施,桃園水道從各方面的資料來看,是目前僅存的一處自來水設施;它某種程度見證了整個桃園地區的城市發展。」
 
桃園市議員 范綱祥認為:「建議市政府應該要積極的把這個罕見的一個公共資產,好好的積極的去跟地主去協商;我相信未來可以蓋成我們自來水的歷史園區。」

占地1公頃左右的桃園水道,早期從南崁溪取水,經鑄鐵管送入分水井、沉澱池、過濾池後,再流入配水池,除了部分設施毀損,整體保留相當完整。雖然文化局2年前已經列冊追蹤,但有市議員希望市府積極保存舊水道,打造成自來水歷史園區。

桃園市文資科科長 魏淑真說:「希望朝向全區的規劃和活化的方向來做,但我想這過程應該會需要和所有權人善意的溝通之後,才有辦法完全了解。」

市長鄭文燦表示,市府非常重視歷史軌跡,也要求文化局針對議員的建議,半年內提出方案。文化局則表示,未來將安排文資委員再次現勘,也會和土地所有權人協商。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