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賺資源回收錢 全球塑類垃圾大亂

全球回收塑膠,約有900萬噸,都出口到中國處理,但今年三月人大會議,宣布禁止進口回收塑膠,引發了全球的「廢塑膠大亂」。不只美國、歐洲國家,東亞國家無法出口的廢棄塑膠,也全堆積在回收廠,目前只能分批送往東南亞國家處理。

起重機放下巨大垃圾袋,整個垃圾回收場,已經被巨大垃圾袋佔滿,這些全都是塑膠類回收垃圾,如今堆成這樣,起因在中國今年三月,在全國人大會議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布了禁止進口國外垃圾,「嚴禁洋垃圾入境,我們要攜手行動,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從歐洲各國到日本、南韓,所有國家都陷入「廢塑膠大亂」。南韓有回收業者甚至從4月一號開始,拒絕回收塑膠類物品。日媒分析,中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大多數是由回收各國出口的資源垃圾,並再生利用。其中廢塑膠是提煉石油便宜的材料,從1995年開始,到2010年後,全球總數的6成,約900萬噸都運到中國境內處理。

但處理回收過程產生的環境汙染,像是洗塑膠用的廢水、化學藥劑等,還有混在塑膠內的水銀與鉛,隨著回收物進入中國境內,汙染土壤,造成產業巨大損失。

中國同濟大學教授杜歡政指出,「這個村莊栽種的蔬菜水果全都受到汙染,河川內的魚也因此全死光,要恢復環境得花幾十年時間。」而經濟環境提升的中國,國內也開始出現大量廢塑膠,在雙重壓力下,開始禁止國外塑膠垃圾入境,影響美國、歐盟等國家。目前東亞國家的回收塑膠,只能暫時轉為出境到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跟印尼處理。

泰國回收塑膠工廠幹部托利亞南達坤表示,「我們一天以5千公升水循環利用清洗回收塑膠。」只是泰國政府目前也在觀察,入境的回收塑膠,業者是否有辦法處理,一旦認為超過負荷,也可能必須限制入境量。

目前日本國內有業者將廢棄塑膠跟其他材料混合,製成固體燃料提供造紙廠使用,也有部分業者,展開研發實驗,回收廢塑膠,製成建材跟園藝用品,期盼未來能在擴展重製品的用途,逐步解決回收塑膠問題。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