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藍襯衫,在松江路上的科技公司上班,印尼華僑廖茂冠,大學畢業多年後,已經是所謂的白領勞工,但大學就讀傳播系的他,是誤打誤撞,才進到這一行,他說,「3萬8,你剛大學畢業不可能會拿到這麼高的薪資,傳播類,除非你當主播吧,像一般的記者、廣告電視或者助理,都是在三萬以下。」
民國101年到103年曾規定,僑生大學畢業後,月薪必須 接近三萬八,才有資格在台申請工作簽,廖茂冠當時找了好幾個工作,起薪都兩萬五上下,最後只好放棄所學,改找傳統產業等行業。像他這樣的華僑留學生,是目前政府瞄準的新移民對象,法規鬆綁後,職業別將再放寬,而且僑生不一定要大學畢業,有我國高中職學歷和專業證照,也有機會留台。
全天候在醫院照顧高齡長者,越南籍看護吳美惠,來台十多年,則符合「新經濟移民法」草案外籍移工,工作滿六年的資格,也算是政府鎖定的新移民對象,只是以照服員為例,若要取得永久居留,得考取證照讓月薪達到三萬二,讓她們直呼不可能,「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我們工作都滿辛苦的(沒時間考),然後薪水,我們拿到手上每個月都很少。」
外籍看護說,現在月薪一萬七到一萬九是家庭看護的行情,而且還不包含高額的仲介費。政府想從白領與藍領間,劃出中階人力,吸引更多外籍移工留在台灣,恐怕得先解決普遍的低薪與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