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將制裁伊朗原油 亞洲油價應聲上漲

施慧中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1525868526a.jpg
伊朗的原油出口將再次受到美國制裁,近日已導致國際油價大漲,在川普正式宣示後,9號亞洲期貨開盤,原油期貨價格繼續上揚,面對原油供應短缺,沙烏地阿拉伯表示願意跟產油國合作,穩定國際油市。
 
國際油價兩大指標,紐約西德州原油跟倫敦布侖特原油,近日已經反應伊朗核協議的破局危機而頻頻攀升,7號分別漲到每桶70跟75美元的三年半新高,8號油價一度回跌4%,但在川普正式宣布退出後,收盤跌幅縮小。9號亞洲期貨開盤持續上漲。
 
期貨分析師阿斯蘭說,「我們談的是每天50萬桶的產量,不至於造成巨大的衝擊,我認為目前市場有點過熱,從每桶65元一下就漲到70元,我認為美國若確實退出核協議,那我們也有準備其他盟友,參與協議的國家很可能會留下來,所以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伊朗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第三大產油國,全球第五大產油國,2016年原油出口制裁取消後,德黑蘭獲准每天生產380萬桶原油,已經鞏固了中國、印度跟日韓,歐洲為主要出口市場,平均每天出口250萬桶。
 
市場分析師表示,接下來美方公布對伊朗的制裁細節,將決定受影響的出口量,估計每天損失至少數十萬桶,短期油價上看每桶80美元。分析也指出,進口伊朗原油最多的中國,能源需求量大,不太可能屈從華府的制裁要求,但日本韓國跟印度都可能配合減少或限制進口。
 
如果美國從嚴制裁,對於跟伊朗交易的外國個人或機構,也連帶祭出二次制裁,屆時伊朗可能被排除在西方金融體系之外,導致伊朗出口瀕臨崩潰。支持美國制裁伊朗的遜尼派宿敵沙烏地阿拉伯,已經表態協助彌補全球原油市場短缺,六月份的產油國會議上,沙國可能不再堅持減產捍衛油價,而會因應新局勢做出改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