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查教授兼獨董 立委公布18位教授獨董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大校長遴選管中閔的獨董適法性問題引發各界關注,相關單位要求全台1600家上櫃公司通報大學教授兼任獨董的情形,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天表示,會籍此機會釐清爭議,並依問卷結果來做改進。
管中閔的獨董適法性持續延燒,上週證交所和櫃買中心發出問卷要求全台1600家上櫃公司通報大學教授兼任獨董的情形,現在傳出有上市櫃公司擔心未來恐怕會更難找到獨董,對此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會找到一個平衡點,也籍此機會釐清爭議,並依問卷結果來做改進,「最好是在股東會選舉獨董之前,校方就有一定同意的意思表示,這樣會讓這個整個程序比較完備,獨董一旦當選之後,來執行獨董的職務,就比較不會有疑慮。」
但也有立委質疑,若照教育部和金管會認定,在校方核准前,兼任獨董的教授,即便被股東會選上,也不能執行職務,而且16家金控就有12家金控都找教授當獨董,共有18人,在所有獨董都要先經校方核准才能執行職務前提下,將會有數百家董事會,無法運作。
顧立雄強調,若獨董不具專任教授背景,選上股東會後即可執行職務,但若專任教授,在未獲校方同意函狀態下,當選獨董執行職務,反而對公司治理有傷害,故未來會修正規定,防止先上車後補票的爭議。
管中閔的獨董適法性持續延燒,上週證交所和櫃買中心發出問卷要求全台1600家上櫃公司通報大學教授兼任獨董的情形,現在傳出有上市櫃公司擔心未來恐怕會更難找到獨董,對此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會找到一個平衡點,也籍此機會釐清爭議,並依問卷結果來做改進,「最好是在股東會選舉獨董之前,校方就有一定同意的意思表示,這樣會讓這個整個程序比較完備,獨董一旦當選之後,來執行獨董的職務,就比較不會有疑慮。」
但也有立委質疑,若照教育部和金管會認定,在校方核准前,兼任獨董的教授,即便被股東會選上,也不能執行職務,而且16家金控就有12家金控都找教授當獨董,共有18人,在所有獨董都要先經校方核准才能執行職務前提下,將會有數百家董事會,無法運作。
顧立雄強調,若獨董不具專任教授背景,選上股東會後即可執行職務,但若專任教授,在未獲校方同意函狀態下,當選獨董執行職務,反而對公司治理有傷害,故未來會修正規定,防止先上車後補票的爭議。
台灣的獨董制是在2007年立法上路,當時政府讓上市櫃公司設立的目的,是要提升公司治理受到監督,讓公司運作更透明,而國內上市櫃公司按照相關規定,尋找獨董人選時,除了是該領域、產業的專家外,也可能是社會賢達人士,因此大學教授就成了熱門獨董人選。立委表示,目前教授兼任獨董,經學校同意,獲得股東會選任,學校和企業之後才會簽產學合作契約,這是通例,如果金管會要求,所有獨董都要先校方核准才能執行職務,將會造成數百家董事會,無法運作。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質疑,「現在的法令認定有疑義,就是你6月14號(台哥大),已經聘請他當獨董,大家認為應該6月14號就生效,但是教育部現在認定10月2號(台大同意),現在產生法令的空窗期,會對公司治理產生重大傷害。」
顧立雄則強調,若獨董不具專任教授背景,選上後即可執行職務,但若專任教授,在未獲校方正式同意下,當選獨董執行職務,反而對公司治理有傷害,故未來將修正規定,讓程序有完備性。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質疑,「現在的法令認定有疑義,就是你6月14號(台哥大),已經聘請他當獨董,大家認為應該6月14號就生效,但是教育部現在認定10月2號(台大同意),現在產生法令的空窗期,會對公司治理產生重大傷害。」
顧立雄則強調,若獨董不具專任教授背景,選上後即可執行職務,但若專任教授,在未獲校方正式同意下,當選獨董執行職務,反而對公司治理有傷害,故未來將修正規定,讓程序有完備性。
(05071900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