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古蹟「開闢鴻荒」石碣 年久失修難窺見
黃千容 賴世杰 / 南投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南投集集大橋下、濁水溪右岸石壁上,刻有「開闢鴻荒」四個字,25年前興建集集攔河堰時,原本將淹沒河底,為了保留這座石碣,花了兩億變更設計;但因為年久失修,遊客難以靠近,最近地方爭取七百多萬預算,規劃慢活路線,希望能讓民眾更貼近先人開山闢路的起點。
石壁上刻了「開闢鴻荒」四個字,它是國定古蹟,南投集集鎮長陳紀衡說,石碣位在濁水溪最窄的隘口,興建集集攔河堰時,差點沒入水中,為了保留,當時行政院斥資兩億,變更設計,「我們也會笑說,這四個字每個字都值五千萬。」
但因為年久失修,木構平台腐朽,遊客難以靠近,在集集鎮公所爭取經費七百多萬,委託日月潭風景管理處整體規劃,讓民眾更能清楚了解,清朝年間為了「開山撫番」,開闢八通關古道起點的歷史脈絡。日月潭風管處副處長陳志賢說,未來是希望就能整合集集火車站等週邊景點及產業。
「開闢鴻荒」石碣,就位在濁水溪右岸的集集大橋下,文史單位考證後推測,是清朝總兵吳光亮所提,當時軍隊駐紮於集集,從社寮及林圯埔為起點,修築當時前後山交通要道的八通關古道,日管處計劃結合步道、農特產及自行車道,創造集集鎮觀光新亮點。
石壁上刻了「開闢鴻荒」四個字,它是國定古蹟,南投集集鎮長陳紀衡說,石碣位在濁水溪最窄的隘口,興建集集攔河堰時,差點沒入水中,為了保留,當時行政院斥資兩億,變更設計,「我們也會笑說,這四個字每個字都值五千萬。」
但因為年久失修,木構平台腐朽,遊客難以靠近,在集集鎮公所爭取經費七百多萬,委託日月潭風景管理處整體規劃,讓民眾更能清楚了解,清朝年間為了「開山撫番」,開闢八通關古道起點的歷史脈絡。日月潭風管處副處長陳志賢說,未來是希望就能整合集集火車站等週邊景點及產業。
「開闢鴻荒」石碣,就位在濁水溪右岸的集集大橋下,文史單位考證後推測,是清朝總兵吳光亮所提,當時軍隊駐紮於集集,從社寮及林圯埔為起點,修築當時前後山交通要道的八通關古道,日管處計劃結合步道、農特產及自行車道,創造集集鎮觀光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