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首創「天燈災害帳戶」 捐款做災害補償

3月2日是元宵節,也是新北市平溪天燈節。放天燈已經是當地重要的觀光產業,但也帶來垃圾、環保,甚至災害等問題。今年,平溪等地商圈店家首創「天燈災害帳戶」,由商家自行捐款,預計每年籌措60萬元,作為災損補償。 天燈上滿滿的祝福話語,成千上萬盞的天燈冉冉升空。新北市每年的平溪天燈節,都吸引許多遊客。根據新北市統計,十年前,平溪每年約只有60萬人次觀光客,2012年暴增到157萬人次,去年則創新高,有641萬人次,10年內翻了10倍。 平溪因為天燈而富,但也帶來地方民怨。新北市平溪區長陳聖聰表示,與商家討論以較固定、制度化的方式解決。目前已經有43家業者願意參加這個計畫,預估收到的捐款一年將有60幾萬。 區長表示,天燈的骨架,民眾可以回收,以每個5到7元的價格賣給業者再利用,至於天燈紙,則由清潔隊負責清理,在地業者們也自發性捐款,希望能回饋鄉里。 新北市平溪鄉魅力商圈協會理事長林高美雲說,部份業者會自動自發,「多多少少都會捐。」 環保團體肯定商家自設天燈災害帳戶立意良善,但認為應該針對施放數量進行總量管制。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認為,「應該要讓這個費用由每一個施放天燈的消費者負擔,一定的比例就要納入帳戶,數量也要有一個總量。」 天燈災害帳戶除了針對天燈釀災會進行補償,商家們表示,也希望多的結餘款能夠扶助在地老人、弱勢家庭,為地方發展盡一分心力。 陳姝君、陳立峰、郭俊麟 台北報導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