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0日發生雙層巴士翻車的嚴重車禍,造成19人死亡,香港政府12日宣布,要取消春節正月初二的煙火表演,把放煙火錢捐給罹難者家屬。另外,今年中國政府也以避免空汙為由,擴大限制放煙火與鞭炮。 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祛除汙穢,迎接新年,一直都是農曆新年不可少的環節。然而,在過年期間響徹大街小巷的隆隆聲響,未來在中國一些大城市很可能再也聽不到。為了降低空汙和霾害,去年中國政府就已經針對444個城市實施禁放煙花和爆竹的命令,而今年這項規定又進一步擴大,許多大城市,像是北京、天津、合肥和長沙,也一一加入了不准施放的行列。雖然禁放令的立意良好,但有不少民眾還是無法接受,認為沒了煙火和爆竹就是少了年味。 受訪民眾說:「我感覺不要禁放煙花,因為第一霧霾是絕對不可能是煙花產生的,第二就是因為煙花是傳統那麼多年了,有一千多年,煙花要每家每戶都可以玩、放一點才像過年。」 中國的禁放令也連帶衝擊到中國湖南長沙,以有千年花炮製作技藝歷史而聞名的瀏陽市。過去兩年來,這座出產中國三分之二煙花和爆竹的花炮之都,相關製造公司和廠商的數量,也從原本的946間,跌到只剩558間。 儘有關需求目前在中國許多偏遠地區農村仍是相當龐大,中國也依舊是全世界最大的煙花爆竹出口國,但隨著民眾觀念改變,以及種種安全考量與政府限制的不利情況下,瀏陽市的煙火鞭炮產業,也不得不開始另尋出路。 經濟學家孫飛表示:「煙花爆竹到這個階段確實是這種禁放,就是倒逼它來改革,迫使他轉型升級,比如說要推出一些煙花爆竹的創新型產品,比如說原來有一些電子的煙花、爆竹有這種聲音,但是可能我們應該更加高科技一些,就是聲光電這種效果全有。」 有些業者已經決定搭上電子煙花和爆竹的風潮,而有些則是選擇固守傳統,以不變應萬變,而不論如何,接下來他們勢必都要面對轉型的陣痛期。 謝濟真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