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第4塊台灣關地界碑 暫置英國領事館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高雄港起源於1863年洋人開港,當時洋人向清朝租地,開辦台灣關,土地上立有四個界碑,但過去只尋獲3個界碑,文史團體上週在柴山探勘日治碉堡時,意外發現第四塊界碑,界碑目前暫置在英國領事館重現,未來將有助高雄港水岸歷史廊帶的重現。 文史團體組成探勘小組,到柴山找尋日治時期碉堡,卻意外在這段史溫侯登山古道底下,發現一塊石碑,撥開泥土細看,上頭竟寫著台灣關地界碑。 ==舊城文史協會理事長 郭吉清== 目前認定有四塊 那三塊已經找到了 我們現場發現的那個碑的尺寸 跟先前三塊完全是一樣 所以我們就很確定 我就很確定 文史團體知道台灣關是清朝時期由洋人成立的機構,趕緊下山帶裝備,連夜出發把石碑背下山,並且通報高雄市文化局,確認是四塊界碑中獨缺的最後一塊,距今將近150年,原本應該在英國領事館旁的台灣關舊址,懷疑後來被帶上山,當舖路石材。 ]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王御風== (洋人)他們跟清政府 租借(土地)來開始填海造陸 所以其實我們一直要說 哈瑪星是填地來的 其實很早很早 哨船頭這一塊也是填起來 填起來以後 他們這兩個重要的機構 就陸陸續續搬過來 ==高雄市文化局副局長 林尚瑛== 也會跟財政部關稅局這邊 就整個現場的復原 或者是保存的部分 還有界碑的如何展示 來做相關的討論跟規劃 高雄港開港,起源於天津、北京條約後,洋人設置英國領事館和台灣關,目前石碑暫置於英國領事館,未來將再移到歷史博物館展示,待高雄港外灘歷史現場再造完成,也將規劃打狗海關歷史再現。 記者 王介村 許政俊 高雄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