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槍響後新台灣系列,要帶您觀察從大選以後,在中正紀念堂長達一個多月的學生運動.靜坐學生一開始,就用激烈的絕食行動來表達他們抗議的心聲,有人形容為、十四年前的野百合學運重現。但是,當然兩者之間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現在就讓記者蘇啟禎、張梓嘉,帶您來了解兩個世代,兩場學運的訴求和成果,差別在哪裡。 台南縣新營的二二八和平公園,四月十一號,陳水扁總統在這裡,舉辦勝選後第一場感恩晚會。傍晚五點左右,已經有不少扁迷陸陸續續趕過來。高偉欽與施智仁,這兩位昔日的高中同學,也分別從新竹和台北,趕來這裡會合。 。高與施兩人盡情揮舞兩位同學一掃三二0以來,因為北部國親群眾抗爭,而刻意低調的鬱悶心情。同一時間,台北市中正紀念堂有另一群學生,絕食靜坐已經進入第十天。這場名為「要真相、反歧視」的靜坐行動,領導人是台大歷史系四年級學生陳政峰。 靜坐學生提出五大訴求:包括藍綠陣營,應該為過去四年來的政治亂象公開道歉;通過族群平等法、並設置族群平等委員會,以及成立獨立的真相調查委員會等等。學生們絕食的激烈抗議動作,引發各界關注,一時間,讓不少人聯想起十四年前的野百合學運。 NS。野百合學運,學生喊口號一九九0年三月,為了抗議陽明山上的老國代,自行決議增加出席費,並把任期延長到九年,各大專院校學生,從三月十六號開始,聚集在中正紀念堂抗議,高舉「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提出民主改革時間表」等四項訴求。三月二十號晚上,廣場上靜坐學生,已經達到五、六千人,絕食學生也增加到57人。 在當時的威權氣氛下,廣場上學生為了避免被抹黑,刻意拉出一條糾察線,嚴格拒絕社運與政治團體的進入。 靜坐學生要求面見當時的總統李登輝,三月二十一號,終於有了正面回應 李登輝表示他沒有權力解散國大,但是承諾提前召開國是會議、並擬定改革時間表。廢除臨時條款國會全面改選。。。當晚,擔任廣場總指揮的台大歷史系學生范雲,回到廣場,向學生報告見李登輝的經過。三月22號,廣場校際會議通過決議,為期七天的野百合學運,宣告和平落幕,也加速日後國會全面改革的腳步。 野百合學運期間,不少民進黨的公職人員,也去到廣場向學生致意,包括當年的立委陳水扁。阿扁可能想不到,十四年後,在相同的廣場上,他會變成另一群學生,抗議的對象。 同十四年前的野百合一樣,靜坐學生也要求跟總統見面,不過,當羅文嘉代為安排陳水扁在12號跟學生座談,卻被學生拒絕了。 靜坐學生強調,他們的訴求不是為敗選的連宋量身打造,可是絕食靜坐的時機,恰好是國親抗爭的熱頭,整個廣場,延續了藍綠對壘、濃濃的選舉煙硝味。 四月十號凌晨起,學生們開始透過「民主論壇」,宣示「背向總統府」、「面向人民」。四月十七號,學生把廣場上的精神象徵,從野百合改成孤挺花。 訴求、策略不斷改變,只是廣場上的人數,一直沒有增加,這場學運,目的達到了嗎?什麼時候收場?陳政峰沒有明確回答。 2004年四月的學運,關心的議題很廣、也重要,可是在大選後,整個社會嚴重的對立氣氛當中,這場學運,並沒有發展成十四年前超越黨派、族群的全民運動。 ns。廣場唱歌(ROLLCARD)2004年五月四日「接下孤挺花/五四再出發」晚會之後中正紀念堂靜坐學生發表「台灣新青年文化宣言」並宣布與新成立的「民主行動聯盟」結合持續了一個月又三天的孤挺花學運暫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