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舍鬆綁惹爭議 恐過半新農舍非農民所有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宜蘭農舍鬆綁爭議,農委會多次強調「沒有農業,就沒有農舍」,但學者指出,宜蘭縣從2000年以來,新增加的農舍、有六成六,都是經過買賣、移轉,恐怕住在新農舍的住戶,超過一半都不是農民
餐廳落地窗外,水天連成一色,遊客為眺望蘭陽平原,慕名而來,不過這片水池美景,其實最早期是茶農的曬茶場。
==農舍主人 劉宥宏==
這是農舍 畢竟我們農民要生活
像我這樣轉型也是一樣啊
我本來是做茶農
但是我生了三個女兒
沒有人要做茶 怎麼辦
店主坦言,餐廳是農舍改建的,而水池不在100坪的農舍建地範圍內;店主過去在冬山種茶,把茶葉賣到坪林,但隨著雪隧開通、坪林茶業沒落後,他為了生計,只好力圖轉型,不當農民改開餐廳,而當地村長也說,在宜蘭務農太辛苦。
==宜蘭縣冬山鄉村長(茶農) 李振福==
宜蘭的雨季 一般就是
從九月份到隔年的五月、六月
所以我們常常在說 冬茶剪一剪
茶株採收完 肥施下去
結果 採收時遇到雨季
2000年農發條例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加上雪隧開通讓交通更方便,宜蘭農舍成了不少農民翻身的希望,2014年累積的新增農舍達七千多戶,2016年來到八千四百多戶,但學者指出,約有六成六的農舍都經過買賣、移轉,早已不符農用的精神。更讓外界擔心的是,代理縣長陳金德打算鬆綁的農舍政策,下一步會不會就直接針對違規農舍「就地合法」?
==返鄉青農 李玉菁==
(違規農舍)就是很多豪宅
可能它房子裡面就有游泳池
是滿擔心(就地合法)的
因為之前已經蓋好的農舍
有那麼多違規的事實
我們並沒有很明確看到
宜蘭縣政府有很明確的方向
可以去做違規的取締
中央規定農舍只能佔農地的10%,但宜蘭擬推的新制,10%的農舍和其於農業設施相加、集中配置可達40%,曬場會不會直接被當作停車場?蓄水池直接變成景觀池?儘管宜蘭縣農業處回應,未來的確傾向會「輔導農舍合法」,但前提是遭填土等違規面積,須回復60%以上的農用再說。老一輩的農民認為務農無法生存,但年輕農民卻回鄉耕耘希望找到出路,希望縣府能從嚴管理而非鬆綁,因為農地無法真正農用,恐怕會是滅農的開始。
記者 黃怡菁 郭俊麟 宜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