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有意下放空汙基金 補助地方縣市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日前台中、台南、屏東等多個中南部縣市,紛紛要求中央空汙基金重新分配;現在行政院傳出有意從環保署手上每年四十億空汙基金,下放更多的補助給各縣市。環團認為,無論怎麼分配,對症下藥才是最重要。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則表示,地方政府若提出具體改善計畫,環保署審議過關後,就會給予經費,但如果直接下放給地方,少了一層把關機制,會讓外界憂心,地方政府拿了錢卻沒能花在刀口上。
8號大陸冷氣團南下,高屏等地的空氣品質又拉警報,儘管這波大陸冷氣團已經減弱,但降雨減少,中部以南擴散條件較差,環保署預估10號開始一連三天,高屏地區AQI可能會再飆到紅色警示。日前台中、台南、屏東等多個縣市,趁著空汙民怨沸騰之際,紛紛要求中央,空汙基金應重新分配,現在行政院傳出,的確有意從環保署手上每年40億空汙基金,下放更多的補助給各縣市。不過環團提醒,無論怎麼分配,能對症下藥才是關鍵。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王敏玲:「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是不是能夠透過一個比較嚴格的審查機制,然後確認這一些基金的使用是能夠對症下藥;我們不希望空汙基金就像發糖果一樣人人都有。」
目前每年的空汙基金總收入,約七十億元,汽車、機車等移動汙染源空汙費,都是由環保署統一徵收,再撥款給地方政府;工廠的煙道排放等固定汙染源,環保署統一徵收後,4成歸中央、6成歸地方治理;工程營建的空汙費則全部交由地方政府徵收、運用,因此每年歸中央掌控的空汙基金為40億元、地方約30億元。
環保署副署長 詹順貴:「申請補助的話也是要提具體的空汙改善計畫才可以,就是避免要讓地方政府分配錢多,然後用得比較效益不好,或是用得比較浮濫。」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傾向空汙基金,應由環保署統籌統支運用,地方政府若提出具體改善計畫,環保署審議過關後,中央就會給予經費,但如果直接下放給地方,少了一層把關機制,反而會讓外界憂心,地方政府拿了錢,卻沒能花在刀口上。
記者 黃怡菁 張梓嘉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