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岡山之眼" 現場植被遭移除惹爭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高雄市觀光局在小岡山山頂、闢建全高雄第一座天空廊道「岡山之眼」,期待開放後,成為高雄新地標。但在地團體發現,現場植被因建設被大量移除,質疑破壞生態,如果大雨可能造成地形滑動。
高雄市觀光局與中央,斥資1.3億打造的天空步道,岡山之眼,雖然還在施工中,已吸引許多民眾到訪,還有人用空拍機紀錄俯瞰的過程,但也因此發現,附近植被幾乎被挖空,當地保育團體看了相當心痛,直言破壞生態。
==大岡山人文協會環境部主任 何耿旭==
這個花草樹木跟昆蟲的演替呢
是非常的珍貴
那你只要把上面的
表土掀掉去砍樹
它其實對生態的影響
干擾非常的大
又考慮到它地形地質的狀況
那我們覺得做這個觀光建設
其實是非常多餘的
保育團體表示,當地是青灰泥岩、石灰岩還有淺層的土壤,地質貧脊,長出的花草、樹木都很珍貴,隨意破壞只會干擾生態,以動工前後來看,現場跟之前衛星空照圖相比,植物茂盛程度的確有落差。
==高雄市觀光局長 曾姿雯==
之前我們看到的
那是一個整地的過程(非現況)
整個工程完成以後
我們會栽種300株
原生種的喬木的植栽
觀光局回應,工程分4區塊,每區塊都未達環評標準,但施工前做過專業評估,植被不見是為了施工方便,後續將種回300株當地原生種避免干擾生態,至於水土保持,也有結構技師公會的專家評估,不會有安全疑慮。但保育團體認為,之前岡山一線天被劇組破壞,到現在生物棲息量都沒恢復,即使市府在崗山之眼種回原生種,如何保證生態一定能恢復。
記者 王柔婷 陳顯坤 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