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新屋區的居民,近幾年發現海岸邊,有著耆老們傳承下來的石滬,當地志工就一同發起維護石滬,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先人善用自然環境的智慧。 ==記者 朱鳳治== 觀眾朋友大家早安 今天的早安走透透 帶大家來到的地方是桃園市的新屋區 帶大家看看先人如何善用 自然環境來捕魚 許老師早安 ==桃園新屋愛鄉協會成員 許海琴== 早早早早早 ==記者 朱鳳治== 可以幫我們介紹一下 我們現在在的地方嗎 ==桃園新屋愛鄉協會成員 許海琴== OK啊 OK阿 我們現在在的地方 是我們新屋區蚵間里的石滬區 那我們早期的先民 你看他根本不懂的 他也沒學過什麼科學數學 他竟然可以利用石頭 利用這個 我要築多高我才能夠抓到魚 這個是三百多年的歷史 ==記者 朱鳳治== 所以要堆砌一個石滬 沒有我們想像這麼簡單 ==桃園新屋愛鄉協會成員 許海琴== 沒有沒有 沒有那麼快 ==記者 朱鳳治== 徐老師今天也要教我們 怎麼堆砌石滬對不對 ==桃園新屋愛鄉協會成員 許海琴== 對對對對對 在疊石滬的時候 地基石頭都要特別的 穩 大 平面 然後疊到一個高度 因為每一個石頭的高度 都要有一點15 15度角往上延 角度越來越高 到最後挺到85度角 到85度角的時候 因為我們有石頭跟石頭 兩個會卡住 然後中間是不是有縫隙 那你要讓它穩固 會拿一顆石頭整個從上面擠下去 他們閩南人說這叫作「積」 就是把它擠進去 那擠進去的時候 再拿另外一顆石頭把它敲進去 把旁邊整個越來越緊 ==記者 朱鳳治== 所以它完全沒有黏著劑 ==桃園新屋愛鄉協會成員 許海琴== 完全沒有 直接靠這種工法就 當它浪打進去的時候 因為裡面兩個接觸點 後面都有小石頭 那浪打進來的時候 它會越來越進去 越來越緊 越來越緊 ==記者 朱鳳治== 哇 太神奇了 ==桃園新屋愛鄉協會成員 許海琴== 對 要不要體驗看看 ==記者 朱鳳治== 不要看大哥們搬得這麼輕鬆喔 其實這一塊鵝卵石都有七八公斤重 ==桃園市新屋區 徐老師== 那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志工願意 一起來維護這一塊石滬地區呢 ==桃園新屋愛鄉協會成員 許海琴== 我們希望在這個社區 能夠做永續 那你要做永續 要先找到這個地方的文化 文化是一個地方的根 我們希望透過堆砌石滬這個動作 喚醒在地居民一起來疊這個石滬 然後把它變成例行性的文化活動 ==記者 朱鳳治== 一層一層疊起來 也凝聚了地方居民的心 ==桃園新屋愛鄉協會成員 許海琴== 對對對 ==記者 朱鳳治== 透過海岸就地取材 徒手把一顆一顆的鵝卵石 堆砌成數十公尺甚至數百公尺的石滬 這全部都是先人的智慧 如果有機會來到新屋走一走 務必要來看看這當地人 最珍貴的文化資產 記者 朱鳳治 吳其昌 桃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