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植入式心律去顫器" 治療心律不整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預防猝死,心律不整的患者會安裝「植入式心律器」,患者每三個月要回診追蹤,亞東醫院近年來採用遠端監測系統,在今年初,偵測到一名病人,緊急手術後搶回一命
60多歲的吳先生有心臟病史,曾經在美國做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4年前他返台定居後,又因為心跳紊亂,開刀裝置植入式心律去顫器,並由院方遠端監測,今年二月、儀器偵測到他心肌缺氧,身上六條大血管嚴重阻塞,不過他本人卻沒有任何胸悶、胸痛症狀,幸好院方主動通知他住院治療,才把他從鬼門關前救回來。
醫師表示,所謂植入式心律去顫器是一種治療心律不整的裝置,透過細導線與心臟相連接,當心跳過快時,它會發出「去顫電擊」,阻止心律異常;當心跳過慢時,它會向心臟發送電信號,幫助心跳恢復正常,每天24小時運作,一般來說,病患是每三個月回診追蹤,現在運用新科技遠距監測,就可隨時掌握病人狀況,可降低病患發生猝死風險。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劉芫宏表示,塞得更嚴重時它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心肌梗塞或出現更嚴重的心律不整連電擊器都沒有辦法電回來時就會出現猝死的症狀。
臨床發現約有四成的心肌梗塞患者、發病前沒有任何症狀,因此提醒有心臟病家族史、肥胖及三高等慢性病的高危險族群,一定要定期做檢查,平時飲食儘量清淡,並保持規律運動,才能降低心血管阻塞的風險。
公視新聞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