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中筏子溪"柳枝生態護岸" 提報文化景觀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中南屯筏子溪接近高鐵台中站有一段堤岸,利用台灣原生水柳,進行護岸堤防工程,效果良好,地方上提報文化景觀 一邊是用蛇籠網住卵石的生態堤岸,另一邊,則是台灣原生種的水柳,將堤岸的卵石,緊緊抓住。 這裡是台中市南屯筏子溪的堤岸,接近高鐵台中站的河段,從外觀來看,枝葉茂密,但仔細觀察,2003年施做的護岸,現在水柳根系,已經緊緊抓住堤岸的卵石,這就是先民傳承百年的技術"柳枝生態護岸",對照一旁光禿禿的蛇籠卵石生態工法,少了生態涵養的功能。 ==台灣生態學會研究員 林笈克== (先民)在筏子溪旁邊耕作 他們就是用類似的工法 (2003年水柳護岸)經過十幾年之後 確實我們可以拍到下面 它除了礫石之外 它樹葉的枯枝落葉掉在下面 其它的樹利用腐植層的養分 又再長起來 台中市原鄉協會的成員,原本是要尋找台灣原生的水柳,卻意外發現這個在2003年,採用傳統柳枝生態護岸的河段,全長150公尺,14年來,挺過了豪大雨和颱風,見證先民智慧,向台中市文化局提報文化景觀,希望在筏子溪風貌改造過程中保留下來,甚至發揚光大。 ==台中市原鄉協會提案人 姜盈如== 柳枝工法 台中是台灣 第二個試做的地方 以水柳作為生態工法護岸,目前較具規模的是台東卑南溪,台中筏子溪是唯二的河段,上午台中市文資委員5分鐘快閃現勘,在地公民團體則是希望,透過提報文化地景,除了讓更多人了解先民開墾留下的智慧,更能打造筏子溪優美的綠帶。 記者 黃千容 彭煥群 台中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