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恐現電力缺口 擬拉高火力發電占比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非核家園政策,預計2025年由再生能源,取代核能發電,但台灣的綠電,目前佔比只有4%到5%,擔心核電廠除役的過渡期,會有電力缺口,能源局打算將火力發電的占比,2020年先拉高到50%,等再生能源建設趕上後,2025年再降到30%,學者質疑,台灣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已經陷入火力發電與非核家園的矛盾。
馬政府時代宣布核四封存,政黨輪替蔡政府上台後,重申「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不變,並宣示核一廠兩座機組預計明、後年如期除役,核二、核三廠共四座機組,也將逐年除役。目前核電六部機組電力佔全國發電量17.8%,到2020年會再減少近10%,但綠能到時候才增加4.2%、天然氣也只有微幅成長,那還剩5%的供電缺口、如何補足呢?
==能源局長 林全能==
這個可以扮演的角色
目前全世界來看的話
還是只有剩下 所謂的燃煤電廠
或者是燃氣電廠
那我們不得不 先做這樣來處理
蔡政府打算,先讓火力發電從現行的占比45%,到2020年,拉高到50%,五年後,再讓它下降到30%。但拿燃煤來作為能源轉型、穩定供電的必要手段,代價是火力發電的周遭居民,得持續承受空汙帶來的傷害。
==台中火力發電廠周遭居民==
你如果一個月沒擦
你一摸 整個都是黑的
就算門窗緊閉,火力發電廠排放的汙染物質,還是會入侵住宅。提高火力發電占比來取代核能,經濟學者梁啟源分析,未來至少會再增加近兩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這和台灣到2030年,碳排放減量50%的目標,相互牴觸。
==能源專家 梁啟源==
燃煤來替代核電
它會使得整個我們二氧化碳
排放量增加18%
清大學者觀察,台灣能源轉型,的確陷入火力發電與非核家園的矛盾當中。
==清大原子科學院院長 葉宗洸==
很明顯就是有(矛盾)啊
一昧地要迅速去非核
那你就得要做出犧牲
但環保團體不認為這是非黑即白的問題,重點是政府怎麼在過渡期間,鼓勵民眾節電。
==綠色和平再生能源專案主任 蔡絲婷==
如果我們在用電量
做的管控得更好的話
或是我們有更好的獎勵措施
讓他們去節約用電的話
我覺得這個才是
比較完整地去看能源結構
而不是局限在說 我們沒有核能
我是不是要增加火力
核能發電,有棘手的核安與核廢料問題;火力發電,會排放細懸浮微粒PM2.5等有害物質,讓空汙惡化。難道台灣社會,只能在核電與火力發電的選項中拉扯嗎?環保團體相信,更積極推動節電、與發展綠能,是台灣未來最乾淨的選擇。
記者 黃怡菁 郭俊麟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