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俄探勘火星 登陸前登陸器卻突然失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由歐洲航太總署ESA跟俄國合作研發的登陸器,施克亞巴瑞里號,19號跟母船順利進入登陸火星的軌道,但登陸器卻在登陸前的關鍵時刻,失去訊號。由於登陸火星的任務,原本就困難重重,因此專家坦言,這次的斷訊絕對不是好預兆
位於德國達姆斯塔的歐洲太空控制中心,工作人員歡欣鼓舞,因為登陸火星的施克亞巴瑞里登陸器,跟母船TGO,19號在預定時間進入登陸軌道,並順利回傳訊號,也代表登陸火星的成功機率大增。
==火星生命探測任務主任 丹尼斯==
非常有可能成功,比之前的可能性更高,我們在火星周圍有兩顆衛星,一切都還要經過確認,但這是我們此刻所期待看到的。
不過在即將進入登陸程序的六分鐘關鍵時刻,施克亞巴瑞里號突然失去訊號,也讓航太團隊的心情頓時跌落谷底。由於火星表面充滿幅射跟岩石坑洞,施克亞巴瑞里號是否在登陸時撞擊到岩石損毀,還是其他原因造成斷訊還有待查明,但專家坦言,這不是個好預兆。
==歐洲太空總署行動負責人 費里==
現在還不用妄下定論,因為可能有太多原因,我們需要更多資訊。很顯然這不是個好預兆,但我們需要更多資訊去判斷。
施克亞巴瑞里號跟母船TGO,是歐俄探索火星計劃的第一階段裝置,TGO負責收集火星大氣層氣體樣本,偵測有沒有生物排放的氣體,施克亞巴瑞里號則靠只能運作兩天的電池拍照,做基本測量,將進入大氣層以及登陸數據傳回地球,同時做為四年後歐俄派出探測車鑽探火星土壤的開路先鋒,這次也是ESA繼2003年的小獵犬2號探測器登陸火星失敗,相隔13年後首次的火星登陸任務。事實上,登陸火星一直充滿挑戰,自1960年代起,美、俄、歐三方有超過半數的登陸任務最終失敗收場。
記者 靳元慶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