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署.央大利用海空運 造溫室觀測平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環保署跟中央大學合作在2009年啟動為期20年的「太平洋溫室效應氣體觀測計畫」,利用海運空運,建造全球最大的海上和空中溫室效應氣體觀測平台,監測汙染來源。
這台A330華航客機除了載客,還兼負氣候觀測任務,而秘密武器就在這裡,機腹下方的採樣口。
==中華航空資深副總經理 高星潢==
只要我們飛機在空中
這個偵測系統是隨時都可以開啟
然後收集這些地區空氣的成分
==中央大學大氣系教授 王國英==
我們的採樣口
它實際上是在飛行高度上面
把空氣吸進來 然後做分析
所以它的量測更為精準
飛機的觀測 我們稱為在地的觀測
可以用來校驗衛星的觀測
隨著全球暖化加劇,地球越來越熱。全球今年6、7月都創下史上溫度觀測最高紀錄。然而為了掌握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溫室氣體和大氣汙染物分布,環保署和中央大學合作,也利用長榮貨櫃輪、華航客機,組成全球最大的海上和空中溫室效應氣體觀測平台,和各國一起進行氣候變遷研究。
==環保署主任秘書 謝燕儒==
是從陸域 海域跟空域
大家也知道說
溫室氣體其實會在空中
會比較有顯著的影響情況
而根據聯合國研究指出,氣候變遷造成氣溫飆高,可能在2030年前造成超過2.7兆美元經濟損失,為了減緩暖化衝擊,各國必須自行管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前提是要有精確的二氧化碳濃度量測資料,PGGM計畫執行以來,台灣和全球共譜溫室氣體觀測地圖, 在全球碳排放管制實施上扮演重要角色。
記者詹淑雲 桃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