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官全面退出校園 擬逐步"退多補少"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在台灣實施超過50年的「教官」制度,新政府上任後,將逐步全面退出校園。教育部次長蔡清華表示,目前教官員額,是採用「退多補少」,來逐年降低人數。教育部也考慮以校安人員代替教官。
為了在蔣公銅像上,張貼的文宣,爆發激烈口角。在校園裡,學生和教官發生的爭議事件,不只這一遭。民間團體多次呼籲,要讓教官退出校園,教育部次長蔡清華也鬆口表示,將在9月前,研擬出明確的退場方案。
==教育部次長 蔡清華==
譬如說一個學校
搞不好他目前是4個教官
可是未來
我們的校安人力的話
他搞不好可以聘到
6個到7個 甚至到8個的
如果這些人
他在維護學生的安全
這方面他受過一個
比較完整的訓練的話
那我想 他都能夠
肩負起原來教官
所做的這些工作的話
那我想學校應該
他們應該會接受才對
蔡清華說明,像是八仙塵爆、大小車禍等學生遇到的災害事件時,教官對於學生的照顧,深受肯定。但畢竟教官是軍人身分,世界各國,也少有軍職人員,在校園裡進行校安、生活管理工作,因此,逐步讓教官退出校園是既定目標。
==教育部次長 蔡清華==
(預計)民國110年
那110的話
我們的目標是
到那個時候(退完)
所以你看(今年)
退伍420(教官)
那我們補152(教官)
==高教工會組織部 主任 林柏儀==
為什麼教官會
存在在校園裡面
實際上來自於
我們的政府
在過去為了反共
那把我們的教育作為是國防
然後或者是軍事訓練的一環
我們認為(校園教官)
這樣的一種做法非常不合理
高教團體也認為,校園教官制度並不合時宜,肯定政府的態度。而教育部也強調,對於還沒有到退伍條件的教官,也將規劃其他的轉換管道,例如回歸國防部、考試轉任公職、或是轉向退輔會等單位,保障教官工作權,讓他們有尊嚴的退場。
記者 台北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