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官因病除役829人 心理疾病佔8成
最後更新:
國軍接連傳出基層軍官因為精神壓力太大,自殺或進入軍醫院治療的消息,根據國防部資料,過去4年半,因病除役的軍官有829人,其中因為心理疾病除役的有661人,高達8成。是否有藉病除役?立委要求軍方要有適當的退場機制。
海軍陸戰隊66旅日前發生,同連的正副連長因為精神壓力太大,雙雙入院治療的情況,外傳軍中有人傳授,以心理疾病做為辦理除役的巧門,立委更指出,過去4年半,因病除役的軍官有829人,其中因為心理疾病除役的有661人,高達8成。引發聯想是不是有人裝病,順利退役來領退伍金?國防部坦言,這樣的數字比例確實偏高。
==民進黨立委 羅致政vs國防部人事參謀次長 徐衍璞==
佔了8成 這比例不小吧
報告委員 當然就這個整個
一個人數來講
在整個辦因病停役裡面
因為精神疾病占的人數
當然是比例比較偏高一點
偏高吧 是
不過,國防部也強調,因病退役者,只占志願役的5%,維持戰力沒有問題。到底為何心理疾病除役的比例高?與鄰近的日本相比,自衛隊的每年自殺人數,約為國軍的五倍,我國軍基層軍官壓力大,卻除了傷殘以及因病退伍,沒有適當的退場機制,軍方應該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民進黨立委 蔡適應==
在現行的法令規定之外
你們覺得
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來解決這個問題
==國防部人事參謀次長 徐衍璞==
任官之後 除了這個考核
考核淘汰 以及病傷退伍之外
其他人員都必須
按照我們招生簡章
所定的法律年限
==國防部資源規劃司長 陳正棋==
但是在這個情況之下
我們不放棄任何一個
任何一絲機會
讓他回歸到說 正常的狀況
對此,曾是國軍精神科軍醫的醫師楊聰財表示,精神疾病好發於20歲人的身上,加上軍中講求服從、紀律,和人際互動,病人如果不適應軍中勤務,或因為個人的家庭或感情因素,在軍中無法宣洩,就可能轉變成重鬱症。
==精神建康基金會召集人 楊聰財==
可能特定的人格特質
他不適合跟人家做團體生活
他不適合被管教 這種人
他就自然會在這個過程中
三不五時就容易出現
憂鬱焦慮 失眠 壓力感大呀
楊聰財強調,確實有人想以假裝精神疾病的方式驗退,不過,國軍心理疾病驗退的流程非常嚴格,病人要接受包括精神醫師、心理諮商師等組成的專業團隊評估,確診後會被要求暫停職務,半年後再複診,確定了才會驗退,其實很難矇混過關。
記者 陳佳鑫 張梓嘉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