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挨批作風官僚 爭議延燒至立院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兩廳院被批評態度「官僚」,對表演團體不尊重。今天上午有立委召開記者會,也談到兩廳院的自製節目比例高,讓其他演出單位的機會變少,審查制度也會檢討等問題,希望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能清楚說明,和表演團體溝通。
==音樂家 張正傑 vs 時代力量立委 徐永明==
禮拜六開放給大家
所有的團體申請的場地
只有兩天 其他都是
(一個月只有兩天)
不是 六個月(兩天)
音樂家張正傑提出質疑,認為兩廳院提供給表演單位的假日檔期太少,舉例半年只有兩個星期六能選,其他都要等自製節目卡位完,再等候補檔期,申請上困難重重。
==音樂家 張正傑==
做出兩廳院
做出國家音樂廳出來
應該不是只有希望他們
只是他們的自製的節目
如果只有這樣子的話
那也請你講清楚
是不是可以請文化部這邊
再蓋另外一個廳出來
面對兩廳院被表演團體抨擊「官僚」事件持續延燒,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再度親上火線說明。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 李惠美==
有70%是兩廳院
邀請國內的團隊合作的
雲門舞集 優劇場
國內所有團隊都在我們70%的
國內節目裡面
至於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
它是一個公設的團體
左邊你給它資源 讓他去養音樂家
你右邊不給它舞台
我想 我不會去為難說
這個是不是國家的文化政策
另外針對演出單位的審查制度問題,李惠美表示,一年就是365天,因此申請檔期,才需要專業的評議委員把關,無法滿足所有人需求,感到抱歉。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副司長 張惠君==
兩廳院除了負有這個
場館管理的責任
其實它也有提升
表演藝術的一個職責
所以它會有一個
自製節目的一個責任
(接下來)因為我們有一些
輔導 訪視等等的機制
都有機會跟藝術團體
跟藝術家們有一些溝通的機會
文化部認為,這次風波這麼大,就是在溝通上出現問題,而兩廳院強調,如果有充足、適合的場地,當然歡迎大家申請,但問題出在台灣的演出場館就是不足,她希望相關單位能更關注這樣的議題,讓表演團體有更多發揮空間。
記者 曹晏郡 謝其文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