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活躍 9.10月東部逾80次有感地震

9月10月的有感地震,感覺特別多,在宜蘭,花蓮,台東一帶的有感地震次數,超過80次。而今天上午8點06分在宜蘭外海、又發生規模4.4有感地震,深度只有5公里,是淺層地震。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表示,在今年底之前,還可能發生規模6以上的地震. 上午8點06分,發生規模4.4有感地震,震央位在東部外海處,深度約5公里,最大震度,新北市4級,宜蘭縣3級,台北市2級,雖然強度不大,但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表示,今年板塊能量還沒釋放完,預估年底前,規模6以上的地震,還會發生。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 郭鎧紋== 平均每年規模6以上的地震 所釋放的這個能量 平均大概是8顆原子彈的 這個能量 今年大概放了6顆 所以大概還有2顆的能量 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9月,10月有感地震,多分布在東部地區,包括宜蘭,花蓮,台東一帶,有感地震次數,都超過80次,可排進地震相對活躍的前10%月份地質學者表示,就怕震央位在斷層帶,一旦能量釋放,後果不堪設想,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 陳宏宇== 板塊的擠壓 能量的釋放 會不會從這些分布 在我們西部地區 或者東部地區的斷層出現 如果能量從我們斷層裡頭出現 對於都會區的影響 衝擊就比較大啦 氣象局表示,台灣位處地震帶,30年來,每年都會釋放,約8顆原子彈能量,但何時何地發生,無法準確預測,唯有事前防範,大地震真的來臨,就能把災害降到最低。 記者 黃立偉 張國樑 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