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面臨少子化的衝擊,政府積極推動催生政策,內政部統計,從100年開始,生育率逐漸提升,育齡婦女所生的嬰兒數,從平均0.9個孩子增加到1.17人,不過女性生第一胎的年齡,也提升到30.5歲,創下歷史新高。
台北市政府每年舉辦聯合婚禮,超過百對新人,一起完成終生大事,新北市也曾舉辦未婚聯誼,要推促更多姻緣,近年來,政府賣力辦活動,鼓勵結婚,就是要拉高生育率,內政部統計,今年1-8月結婚對數,就比去年同期,增加2775對,而生育率也逐步推升,出生數則增加4465人。
==內政部次長 陳純敬==
因為少子化的關係啊
所以還是要鼓勵國人扶養
希望能夠增加生育啊
以便我們不要越來越感到
這個扶養的負擔日益沈重
也不要影響到國家的競爭力
台灣的生育率從民國99年創新低後,政府積極推動婚育政策,到103年,平均一名育齡婦所生的嬰兒數,從0.9個孩子,增加到1.17個,但女性生第一胎的年齡,則上升到30.5歲,創下新高。婦女團體則批評,政府總以為增加結婚率就能提升生育率,卻一直不願正面去解決,女性不敢生育的原因。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 林秀怡==
在生育上的考量 最大一個是經濟
第二個就是托育
台灣的托育費用
其實還是非常的高
像以台北市來講
大概一個月就要2萬塊
所以很多女性
她變成要考量生育的時候
她必須要先看看
我的薪水能不能負擔
政府高喊鼓勵婚育,出現成效,但婦女團體認為在經濟問題和托育照顧政策,沒有全面落實的情況下,對提升生育率,長遠來看,只怕是治標不治本。
蔡慧玲 邱福財 陳昌維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