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每年10月到隔年的4月,台中大肚山經常發生火燒山,根據消防局的統計,80%都是人為的。而台灣生態學會超過10年的研究觀測,發現沙鹿區的台灣大道每逢豪雨必淹水,跟大肚山的火燒破壞植被有關。
 
2013年3月間大肚山的火燒山,消防隊搶救後,保住左側的森林。但更大多數的火燒山就像竹坑北坑這樣,燒過後不是光禿禿一片,就是只賸雜草和枯枝。
 
每年大肚山火燒山集中在10月到隔年的4月間,根據台中市消防局的統計,80%都與人為有關,掃墓、惡意焚燒垃圾,還有不當焚燒雜草,都是造成野火燎原的兇手。保守估計,若五年不再發生火燒山,大肚山左側森林才會恢復。
 
台中市消防局技正戴峻焜(2015.9.16)表示:「(大肚火燒山)燒雜草,不小心延燒的,或者是在(掃墓)燒金紙,不小心延燒的這兩個(佔多數)」
 
環保團體指出,除了生態與食物鏈的破壞,甚至可能威脅石虎遷徒廊道,更迫切的是,年年野火燒不盡,少了植被,現在沙鹿區每逢大雨就淹水的台灣大道,是土石流爆發前的警訊。
 
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楊國禎(2015.9.16)表示:「本來這個水,如果你有森林保留在山坡地裡面,慢慢會流出來,被火燒沒有水保能力,一下雨洪峰馬上就下來,就造成我們現在的(台灣大道)淹水」
 
台灣生態學會超過10年在大肚山的生態研究,發現只要4年內沒有火燒山,就可以恢復茂密的森林。除了呼籲民眾森林防火,也希望官方積極監控非法焚燒,別再事後補救。 
現在加入公視會員,除了有專屬推薦新聞,還有機會免費喝咖啡!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