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昔日繁華 僅存英林旅社獨見證

嘉義梅山在五十年前市街上有各式酒家、茶室與旅社等非常熱鬧。不過隨著時代變遷,酒家茶室銷聲匿跡,當初十幾家旅社也只剩一家 走在嘉義縣梅山市街,這裡在半世紀以前曾經是燈紅酒綠的不夜城,全盛時期有酒家、茶室,還有十幾家旅社,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酒家茶室銷聲匿跡,旅社也只剩下英林旅社還在夾縫中生存,它是梅山繁榮的僅存見證者。 ==旅社負責人 盧黃春子== 現在算交通方便 沒人啦 (你現在顧這間旅社 有整天都沒客人過嗎) 有喔 沒人住 有喔 半世紀以前交通不便,山區民眾往返一趟梅山至少也要六、七個小時,無法當天來回,再加上外地來這裡的商人,都必須是二天一夜的行程,因此旅社的需求量相當大。 ==在地耆老 陳長鑌== (以前)太和出入梅山 要走差不多七小時左右 所以那時梅山很熱鬧 晚上街上強強滾 有旅社 茶室 戲院 吃點心 可以說是很溫暖 我是覺得很溫暖 現在的梅山在地產業以茶葉生產為主,部分農民則選擇栽種果樹,百年前;這座山城則以生產紙張和筍乾為大宗,南來北往的人潮榮景,現在市街上留下的幾棟矮房見證了這段歷史。 公民記者 陳柏濡 嘉義報導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