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省關稅、可能面臨觸法的台鹽,去年的營收、直逼26億大關,不過其實、這個老字號的泛公股產業,早就已經不產鹽,他們製作食鹽用的粗鹽,全部都是從國外進口,現在台鹽的主力市場,其實跟鹽一點都關係、都是生技保養品。 我們每天吃飯,吃到的鹽巴,超過八成全來自台鹽生產,但你可能不知道,食用鹽關鍵製程原料,"粗鹽",其實並不是台鹽生產,全都仰賴進口. ==民眾 高先生== 本來以為這是我們 台灣土生土長製作出來的鹽 沒想到竟然是從澳洲來的 台南七股曬鹽場,早已看不到挑著上百斤粗鹽的工人,七股鹽山成了觀光景點,不再產鹽,目前台鹽主力產鹽廠,只剩苗栗通霄廠,製鹽原料是自澳洲進口的頂級粗鹽。產鹽方式型態改變,讓台鹽不得不轉型,今年四月初才剛走馬上任的台鹽董事長楊秋興表示,選擇進口粗鹽,有其必要性。 ==台鹽董事長 楊秋興== (台鹽)97.3%的土地 都交回國有 台鹽當然是可以自己生產 但是台灣(曬鹽)面積這個狹小 另外是說人工也貴 所以我們自己生產的話 不符合成本 人工曬鹽難敵機械化採鹽、再加上台灣鹽業受氣候變化影響產能品質,促使傳統鹽業早已停產十多年,台鹽這個老牌國營事業不得不加速轉型契機。 ==台鹽生技門市店長 葛念慈VS.顧客== 這個美白行嗎 我們會建議你可以先從這個 先把膚質穩定之後 再去做特殊護理 如今,大多數的人來到台鹽門市,買的不是鹽巴、而是化妝品,轉型生技保養產品多年,已建立口碑、也擴大市場,只是,回到這個鹽田這個台鹽最初的發展基地,為吸引觀光客而走的商業化路線、加上紀念品賣的是進口鹽,鹽鄉文化似乎逐漸走味。 記者 黃立偉 張國樑 溫正衡 台北台南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