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傳出大空難 馬航財務雪上加霜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馬來西亞航空在4個多月之內,連續遇到兩起重大空難,對馬來西亞和東南亞的國營航空業,都造成不小的衝擊。分析師認為,包括馬航、泰航等公司,在低成本航空與高油價兩面衝擊之下,財務狀況都不理想。這次馬航班機連續出事,可能會讓相關國家政府,加快改革,甚至全面民營化。
接連傳出大空難 馬航財務雪上加霜
散落在烏克蘭東部的馬航MH17班機殘骸,看了讓人怵目驚心。而早在3月間,MH370班機在南海上空失聯,之後馬航在亞洲的載客量就大跌六成,讓已經赤字連連的財務雪上加霜。
曾起死回生 馬航再度面臨赤字危機
翻開過去10年的紀錄,馬航雖然有過財務重整,還在2007年創下公司有史以來最佳獲利,被視為航空業起死回生的典範。但終究是曇花一現。
路透社資深記者 約翰佛雷
馬航早就為赤字所苦
也瀕臨重整邊緣
現在可能加速進行
因為4個月就兩起重大空難。
東南亞國營航空 經營狀況多不理想
分析師指出,狀況不好的不只是馬航。
航空產業分析師 尤娜賈拉妮
馬來西亞航空與泰國航空
今年都流年不利 載客下滑
他們都得儘快獲得資金挹注
路透社資深記者 約翰佛雷
低成本航空 高油價雙重打擊
而相關國家政府大量持股
意味著不願解決機位過剩問題
即使真有需要也不願行動
東南亞國營航空 經營狀況多不理想
美國國際工商時報IBT的分析認為,包括馬航跟泰航等東南亞的國營航空公司,如果要徹底解決問題,民營化是非走不可的路。
航空產業分析師 尤娜賈拉妮
可採取的行動包括出售資產
裁撤某些事業部門
或是跟對手業者合作或合併
但最重要的就是必須裁員
分析師:馬航泰航要重生 先得民營化
以馬航為例,馬來西亞政府透過控股公司,掌握馬航將近七成的股權。IBT的分析指出,讓馬航民營化,才能徹底改變經營模式,也才能擺脫來自工會和部份股東的阻力,成功進行降低成本的計畫。
破除國營迷思 考驗東南亞政府智慧
分析師表示,即使像新加坡航空,這個國營航空公司中的佼佼者,過去幾年的獲利也不理想,今年預估只有百分之二。面對外在環境快速變化,東南亞國家需要好好思考,是不是真有必要為了國家的面子,維持一個欠缺獲利能力的國營企業。
記者徐家仁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