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表香港白皮書,對香港基本法揭示的高度自治,又加了限制的解釋,港人七一遊行爭取民主的能量,因此被激發,過去港人在各層面累積了對陸客的負面情緒,因此就算香港已回歸17年,結果中港矛盾情節卻愈來愈深,公民不服從運動也不斷被泛民主派提倡,甚至也借鏡台灣經驗,像是太陽花學運的成功,也激勵了香港學運和社運界。 香港回歸17年,每年香港政府和中聯辦,都在七一舉行一連串的回歸慶祝活動,不過如果問問香港的年輕人,他們是中國人?還是香港人?或兩者都是?答案很微妙。 ==香港大學生楊同學== 其實是香港的 因為我們是香港人 香港中學生、大學生,不認同中國人身份的愈來愈多,事實上香港對陸客自由行無限量增長,認為已影響港人生活,而過去陸客到港狂掃奶粉,甚至大陸家長擠爆香港幼兒園等事件,民怨更激化中港矛盾;北京又強勢公布白皮書,對”一國兩制”加了更多限制,香港反中情緒不斷累積,在七一遊行幾乎升到最高點。 ==香港前立法會議員陳淑莊== 我的根就是中國人 共產黨的他不是我的根 我的根是一個國家 我的根不是一個黨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 你愈是打壓他 愈不承認他的政治訴求 愈是認為他不應該 提出這樣的要求的話 他愈是會做一些事 來表達他覺得的不滿 七一遊行51萬人走上街頭,向港府要求落實特首普選,但其實中間還蘊含對中國壓縮香港自治空間的反動,而這種反中情緒,也讓台港泛民主派力量互相契合,在七一遊行中,也就不難看到台灣社運團體,出現在遊行隊伍裡。 ==香港前民陣召集人孔令瑜== 我看到台灣也是有一些學生 去帶領他們的運動 所以我覺得兩岸的學生 可以多一些交流 而台灣太陽花學運佔領國會,也向香港傳遞一種訊號,就是學生青年能和政府相抗衡,學者分析這對香港學運、社運團體,有所啟發。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成名== (太陽花運動)利用大學的教育 還有出一些書啊 還有youtube 就把中國因素 中國可能對台灣的威脅 說得很(清楚) 用很多方法去宣揚 香港回歸後,香港的公民社會力量反而更快速成長,佔中遊行的成績就是最好驗證,也說明若北京繼續忽視民意,這股挑戰政府的力量,只會愈來愈強大。 記者李曉儒 應磊奇 香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