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別平等教育法從2004年實施到現在,已經滿十年,民間團體檢視國內性平教育,發現有很多不足,例如性別平等委員會成員,有的沒[性別意識],還有學校的性平教育也不夠,呼籲政府和民間,應該共同想辦法改革。
用行動劇諷刺政府沒有實際落實性別平等法,今年6月23日是性平法實施滿十年,不過民間團體不滿台灣性平教育的發展仍然不足,不只學校教材不夠完整,更質疑行政院成立的性別平等委員會,卻沒有聘任具性平意識的委員,談何重視性平問題?
==台灣性平教育協會理事長 王儷靜==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的委員
還需要再進委員會之後
然後接受性別平等的訓練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不是就是為了
性別平等的概念而存在的嗎
那怎麼會聘沒有具性別意識的委員
台灣性平協會認為,政府機關對維護多元性別不積極,現在高等教育仍存在性別區隔,性取向教材也不足,對性霸凌和性發展的教育更不夠,尤其性平法未對"歧視"做具體定義,其實都在大開性平教育的倒車。
==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主任 鄭智偉==
性別平等教育
常常停留在一個口號
國小的老師停留在說
我們就讓這個議題停留到國中
國中說高中教
高中說大學教
同志協會也舉例,教師在上課時推動性平教育,卻反遭家長檢舉,結果教育主管機關變成要老師寫報告,加上國內保守宗教團體也以各種手段打壓同志教育,呼籲政府能誠心與民間共商性平教育的推動之道,別再只是喊口號。
記者 李曉儒 林志堅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