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受困救援難 相關訓練極重要
潛艦大多在水下航行,一旦受困海底,要如何救援將是一大難題,來看看海軍首度公開的相關訓練過程。
潛艦與其他軍艦最大不同,就是能在水面下航行,行蹤不易被掌握,具有奇襲、機動與反制困難等特性,不過也由於潛艦大多在水下行動,一旦接戰、發生海難受困海底,救援行動也相對困難,此時在潛艦外殼甲板上,被稱為高低端的救難接頭就被派上用場。
==海豹軍艦魚雷上士 盧志綱==
這個是潛艦的救難高低端
當潛艦受困的時候
救難人員可以經由這個管道
送入流質的食物 水 還有空氣
也可以經由這個管道
將裡面的積水排出
以增加受困人員存活的機率
除了透過高低端救難管路抽水、送進空氣、飲水和流質食物,讓受困官兵得以生存,艦內官兵也可以經由逃生艙回到水面求生。首先逃生人員先穿著逃生衣爬到船艙上方的逃生艙,接著船艙人員將兩艙之間的水密艙蓋轉緊,進入逃生艙內的人員此時開啟充水閥讓外面的海水慢慢灌滿逃生艙,讓逃生艙和外面大海的水壓相等恆壓後,就可以開啟逃生邊門離開逃生艙回到水面,這也是潛艦弟兄必須每三個月定期演練的求生課程,訓練過程又累又熱。
==海豹軍艦魚雷中士 董良輝==
(什麼樣的感受)這個裡面很悶
但是因為它要氣密
因為它氣密 所以在
我們逃生的時候
水是不會進到 我們的頭部裡面
確保我們人身的安全
但是裡面真的會很悶
不過這樣的逃生過程只有演練動作,一旦真的在水下逃生,人體將會承受極大的水壓,因此要進潛艦部隊可是要先到醫院做體檢以及進入高壓艙做壓力測試,這過程並不輕鬆。
==海豹軍艦油機中士 徐佳瑄==
壓的時候剛開始會有
一點點不舒服 就像耳鳴的感覺
==海獅軍艦魚雷中士 楊祥==
在那個最大壓力的時候
我們聽所有同仁說話的聲音
就是跟鴨子一樣 很粗
就是聽起來就 很好玩
==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 醫療部主任 康柏皇==
壓力測試就是要篩選
可以承受快速加壓
然後順利逃生的人員
那藉由病史的詢問
排除心臟 肺臟的疾病
藉由耐壓測試來確保
他的鼻竇 中耳腔 肺臟
不會因為壓力變化 而產生問題
潛艦選兵的時候
大概一般的抽血 理學檢查
大概會刷掉百分之三十幾左右
在耐壓測試 每年刷掉的比率
大概從百分之十一 到百分之十三
潛艦擁有水下來去自如的行動力,但這力量可是所有官兵經過各項訓練與測試所換來的戰力,不論過程多麼艱辛,承受多大壓力,潛艦弟兄沒有怨言,這艘沉默的艦隊一直用堅強戰力捍衛國家安全。
記者 張志雄 張梓嘉 左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