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歌是原住民的天賦,早期阿美族原住民在田野工作,或是慶典聚會,都會吟唱自己的歌,非常好聽,但有很多古老的歌謠,逐漸流失,為了找回阿美族古老「複音」唱法歌謠,杵音文化藝術團和東吳大學教授呂鈺秀,以田野調查、研究比對,出版阿美族跨部落60首的古謠,傳承阿美族的吟唱文化。
大家還記得嗎?這首是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主題曲之一的「老人飲酒歌」,也是阿美族傳統歌謠之一。
早期阿美族人,在田野工作或是慶典聚會,族人們都會吟唱,沒有經過事先譜曲、填詞,又符合時節和生活情境的歌曲,一面歡樂 、一面提醒族人要注意生活細節,族人們用高低音合唱著,還能自由對位,後來才被發現,原來阿美族的唱法就是「複音」唱法。
==杵音文化藝術團團長高淑娟==
我們的習慣唱法就是
有一些頑固的低音
就是有低音 然後有一個主調
就是通常有一個人或兩個人
這樣子唱高音
這樣的古調唱法,隨著時代進步以及漢化,有許多傳統歌謠失傳了,杵音文化藝術團和東吳大學呂鈺秀教授合作,花了一年的時間,在台東東海岸各個阿美族部落進行田野調查、研究比對不同的唱法,找回了60首古調歌謠,由部落耆老錄製CD並出版專書,28號正式對外發表。
==杵音文化藝術團團長高淑娟==
有研究有調查
然後呈現出來的
所以它也是這一次最大的特點
阿美族是個天性歡樂的民族,耆老們聚在一起就能對唱,唱歌是他們的天賦,現在東海岸阿美族古調重現,並且出版保留下來,讓阿美族吟唱文化能夠傳承下去。
記者 章明哲 台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