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遠東第一大橋 西螺大橋走過一甲子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連接雲林西螺和彰化溪州的西螺大橋、在民國42年就開放通車,曾經是來往濁水溪南北的交通要道,到今年、剛好走過一甲子。雲林縣政府和西螺鎮公所、特別準備了系列活動,要為西螺大橋慶生。 連結彰化與雲林的西螺大橋,去年因為部分鋼骨銹蝕,公路總局進行大維修,汰換多達300多公噸的舊鋼骨,目前已經煥然一新,為了要慶祝西螺大橋通車六十年,還特地邀請當初建造工人共同參與。 ==當時建造西螺大橋工人 鄭木和== 有橋能過是最好的(要去哪找) 可以通北台灣 南台灣 (大概是做什麼工程)做鐵軌工程 ==西螺鎮長 蕭澤梧== 除了我們自己台灣以外 美國人是做橋面的 鋼樑部分 是由美國人製作建造 橋墩的部分是日本人 在日據時代完成的 所以是有三個國家參與 西螺大橋全長約有兩公里,在民國42年通車,當時是遠東第一大橋,通車到現在已經整整60年,透過老影像,不然想像西螺大橋當年的風光.今年,西螺大橋更榮獲全國網路票選最美麗的公路,也是台灣重要的地景標誌。 ==雲縣府文化處長 劉銓芝== 它代表把台灣北邊跟南邊 真正把它串接在一起 所以它具有不只公路長橋意義 它有具有台灣北岸 南岸 整合的重要意義 ==民眾== 歷史越悠久 就要保留當地文化 每一個經過雲林縣的人 知道過了濁水溪 我們就要來這地標 就是西螺大橋 紅色的鐵橋 為了要慶祝大橋六十歲生日,雲縣府與西螺鎮公所,將在12號盛大推出"西螺大橋通車60周年,共為期九天的系列活動,不僅有藝術創作、在地農特產品販售等主題,要來替西螺大橋慶祝六十歲生日。 記者王威雄 雲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