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教會漏夜拆除 文化資產再凋零

台北市大稻埕教會因為被文化局認定,具有保存價值,而已經進入古蹟的指定程序之中,沒想到,教會卻在上週末自行將教會拆除,文化局長在現場哭泣地說,這是台灣文化保存最大的挫敗,但是教會方面卻說,文化局從頭到尾都是兩手策略,逼得他們不得不拆。 86年前,由大稻埕傳奇人物李春生,一手捐資設計的大稻埕教會,在上週六凌晨一點多,遭到拆除。隔天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前往現場,看了之後,遺憾地說,怎麼會這樣?學者表示,這間教堂象徵大稻埕的興衰發展,因此已經進入古蹟的指定程序,但是教會卻自行拆除,真的很不應該。 面對眾人的批評,教會當天並沒有出面說明。雖然教堂沒了,但是隔天教會的禮拜還是小小的空間中,照常進行。教會表示,這間教堂已經翻修了好幾次,根本沒有古蹟價值,而且這是私人建築,政府怎麼可以說了就算?在加上教會完全不信任台北市政府,所以他們才會決定先下手為強,半夜拆除。 五人拆除小組:柯智信執事對教會來說,拆教堂真的是很無奈,但是如果成為古蹟,那宣教就會有很大的阻礙,不過文化局表示,要如何保留、保留多少、雙方都可以再溝通協調,怎麼可以如此破壞文化建築。龍應台說,這是一個最不好的案例,以後大家很可能會更任意地破壞歷史建築,諷刺的是,雙方其實都有意願要保留建築,只是從頭到尾都沒有互信基礎,在無法充分溝通的情況下,這棟承載著歷史意義跟文化傳承的大稻埕教會,只能默默的,成為犧牲品。公視新聞陳信聰張龔銘,採訪報導。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