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補償收購 輔導農民保護環頸雉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花蓮地區的玉米,遭到保育動物環頸雉的啄食,以往為了保護農作物,農民都會設下陷阱來撲殺,不過最近,光復地區的一家生態農場,與東華大學設計出一套"生態補償"機制,輔導農民只要不傷害環頸雉,農場就用兩倍價錢,收購這些被啄食過的玉米。 屬於保育類動物的環頸雉,雖然外表美麗,但說起牠對農作物的傷害,農民可是氣得牙癢癢,從剛播種的黃豆到花生,尤其是要採收的甜玉米,環頸雉就是喜歡東啄一口西咬一下。 ==花蓮光富地區農民== 很討厭 很頭痛啊 當然很頭痛 人家好好種被鳥吃 心裡會很痛 (那怎麼辦) 怎麼辦 要網也不能網啊 不知道要怎麼做 為了降低環頸雉對農作物的傷害,花蓮光復鄉一家生態農場與東華大學合作,設計出一套生態補償機制,只要農民不傷害環頸雉,農場願意用兩倍的價錢收購,這些被環頸雉啄食過後的玉米。 ==農場經理 賴萌宏 == 還好環頸雉吃相也不會太難看 牠只吃一邊而已 另外一邊是好的 我們讓農民把它削下來 我們就以玉米粒的方式來處理 幫他賣玉米粒 而收購後的玉米,農場在網路上以環頸雉牌玉米粒販售,也得到喜愛生態農法的消費者青睞,短時間內就將玉米銷售一空,讓補償農民的經費有了著落,希望未來能夠透過這套生態補償辦法的機制,來解決人與動物的環境衝突。 記者溫嘉楷 花蓮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