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流實驗室 防災.潛勢溪預警利器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這幾年一遇到強颱水災,就經常發生潰堤與土石流.而全球首創的「土石流實驗室」,就位在南投的惠蓀林場,7號堰塞湖崩岸的實驗首度對外公開。
。
滾滾泥流宣洩而下,土壩開始溢流,緊接著,壩體從左側崩落,威力強大的土石流,開始向下游沖刷。
土石繼續向下游沖刷,下方的土石堰塞壩,從中間被切開,滾滾泥流,流速每秒高達1.5公尺,等於是中等威力的土石流。這是全國首創的土石流實驗室,利用惠蓀林場原本就遭到土石流破壞,坡度40度的蘭島溪作為實驗場,透過人為操控溪水流量,模擬各種堰塞湖潰堤及土石流狀況。
==農業自然資源學院長 陳樹群==
不只是堰塞湖
土石流它的淹沒範圍
在這裡我們都可以讓它重現
它是等於原尺寸的
它整個沖完的結果
他就知道他的(工程)佈設結果
到底合不合適
這樣的話再回到河川裡面
我們比較能夠保證
(防災)工程的可行性
負責實驗室的陳樹群教授指出,過去的土石流實驗只能用數學模式去推估,有了這個大地實驗室,災害預估準確度可以提高到五成,這個獲得國科會經費支持的實驗室,未來可望應用在土石流防災及潛勢溪的預警。
==國科會自然科學發展處長 陳于高==
我們以前都只觀測沒有真的量化
去把所有的參數都做定量的試驗
這是比較完整的第一次
精細的監測
(土石流)因子在做改變的時候
就可以做早期的預警
惠蓀林場的土石流實驗室,每次實驗的費用需要二十萬,透過人工控制水流、模擬各種地?,可以提供堰塞湖潰堤及土石流的分析資料,還有溫度與流速等精準數據。以大自然為實驗室,在全世界也是首創,七號實驗正式對外公開,吸引了不少國內外學者前來觀摩。
黃千容 賴世杰 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