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委會今天舉行十大經典好米的頒獎典禮,從一千五百多名農友中,選出十位得獎人,每位得獎人盡心盡力地種植稻米,不畏天熱或大雨採收,辛苦種植出好米,實質名歸.
拿起自家栽種的白米,吳俊賢看個仔細,檢查每一粒是否圓潤飽滿,再來煮成飯之後,白飯吃起來,黏度和彈性是否恰到好處,因為這樣的用心,37歲的吳俊賢種植的白米品種"高雄145號",第一次參賽就獲得今年十大經典好米,同時也是10位得獎者最年輕的一位.
==得獎農民 吳俊賢==
秘訣應該是那個水啦
水你控制好
就是草或是福壽螺會比較減少
減少之後
米就會自然地比較健康
同樣是第一次參賽就得獎的女農友許阿新,21歲嫁到彰化夫家後,就開始跟著種米,35個年頭過去了,回想起最苦的時候,每當颱風來襲前,得要忙著搶收,十分辛苦,不過,想到濁水溪的優良地理環境,能種出得獎品種"台南11號",就感到很欣慰.
==得獎農民 許阿新==
濁水溪的水灌溉
氣候22到24度這樣
101年稻米產業的奧林匹克-十大經典好米選拔活動,共有55個鄉鎮市區,1585名農友參加,比的是稻米的色澤和飯的Q度,農委會評選出10位得獎人.
==農委會研究員 洪梅珠
好的米的話
就是它是完整粒比較多
而且是有光澤的
然後整齊度非常地好的
至於針對外界先前質疑賽制變更,農委會則表示,比賽前邀請各農會和縣市政府等單位檢討和研議,取得共識後才公告當年度的比賽辦法,因此這是場公平的賽制.
記者陳曉卿陳保羅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