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士要出走,醫生也不想留!今年因為碰上龍年,新生兒特別多,但婦產科醫生卻反而減少;全國368個鄉鎮,六成以上沒有一個婦產科醫生,很多人轉去做醫學美容。婦產科醫學會今天表示,幫產婦接生的風險很高,一出問題就被告,政府應該讓醫療疏失除罪化,才能鼓勵年輕醫生選擇婦產科。
==婦產科醫師 陳薇旭==
為什麼我們已經這麼盡力、在醫治病人了,還要淪為被告?
擔任婦產科醫師八年,陳薇旭談起剛入行時遇到的醫療糾紛,還是難掩恐懼情緒,婦產科的工作,不只24小時待命,還得面對產婦高齡化、各種無法預知的醫療糾紛,在醫學界已經變成最苦的差事。
==婦產科醫師 楊珮音==
我們這一輩年輕的婦產科醫師,真的有一些已經轉作醫學美容了,另外有一些已經是不開刀,也不接生了。
最近十年來,各科醫師人數都在增加,只有婦產科減少,醫師也高齡化,苗栗縣、屏東縣平均年齡都超過58歲,宜蘭57.29。而且沒有婦產科醫師的鄉鎮,屏東就有19個,全台一共223個,高達六成。
==婦產科醫學會人力委員會創立召集人 葉光芃==
今天一定要把刑事,設限在一個特定的故意,或者是重大 特別情況下,才能夠用刑事。
除了推動醫療疏失除罪化,婦產科醫學會認為,長期來看,還應該有醫療爭議補償機制,才能讓年輕醫師願意進入婦產科。
記者 林珍汝 莊志成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