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社會因素 寄養家庭數量漸減
台中市寄養家庭的數量、比需要寄養的兒童青少年、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原因除了大環境的經濟因素,寄養兒童的背景複雜也是關鍵。
翻著照片,細數八年來帶過的寄養孩子,每一個都是寶,談起他們,這位「八個孩子」的媽,臉上滿是欣慰。
李龍政、林玉秀夫妻擔任寄養家庭父母,照顧過發展遲緩的幼童,缺乏母愛的低收入戶女童,其中,念國中的叛逆女孩,提到自己縱火的往事,讓他們嚇了一大跳。
==寄養媽媽 林玉秀==
她來的時候 已經是第三個家庭
(國中女孩說)我以前怎樣怎樣
縱火啦 然後不高興
就把衣服整個泡在水裡
逃家是常常的事情
我當時聽到也很震撼
我們也看到她心理的矛盾
和很想要改進
談起現在寄養家庭變少,李龍政認為,寄養孩子的原生家庭變複雜,讓不少寄養父母,心生畏懼。
==寄養爸爸 李龍政==
以前大部份都是低收入戶的時候
那個比較單純
感覺現在都是小孩子的
心理問題很多
台中家扶中心指出,近二、三年來,寄養家庭數不足,大環境經濟是一個因素,家暴受虐、行為偏差的寄養兒偏多,寄養父母無法應付時,就會打退堂鼓。
==台中市南區家扶中心 寄養組督導 郭明珠==
大環境什麼都漲了嘛
有時候自己的孩子也要照顧
一個家庭的開支
所以他們(寄養家庭)會覺得說
這真的是很辛苦
受虐(兒)他們心靈上
很需要幫忙的
在帶的時候 真的是很辛苦的
目前台中市有120戶寄養家庭,今年預計寄養160名寄養兒童,平均缺額少1/3,甚至還要委託外縣市寄養。家扶中心呼籲經濟程度中上的愛心家庭,只要有意願提供寄養,會提供完整的輔導及諮商及社工協助,一起和寄養父母,用「愛」把孩子帶回正常生活。
黃千容 彭煥群 台中